健保費又要調漲了!



健保費又要調漲了!明年初健保改採收費標準,新的收費標準是比照勞保投保薪資比例,作為健保費計算的基礎,而健保費率則是依國民生產毛額等因素去精算的結果,新的收費方式將會影響約七百萬人。(我支持以收入為依據收取健保費,反對只是為了填補財務缺口而調漲健保費。)

然而這幾天的新聞報導健保局面臨倒閉危機,卻仍有四個多月的年終獎金,雖然健保局拿出「制度」當擋箭牌,一般民眾怎麼會服氣?沒有績效讓健保局轉虧為盈,還繼續背負上百億的財務缺口,怎麼會有臉領年終獎金?也難怪民眾會認為根本是把他們當肥羊!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何時會修改?誰知道?民眾又沒種發動全民退出建保體系的運動,只能繼續狗吠火車;荷包繼續失血。

我現在的年紀是身體健康、極少生病的,對於每個月要付出數百元的健保費是很心疼地,為何我身體健康卻要浪費錢加入全民健保?而且保費竟然隨時處於調漲的狀態,這似乎變相鼓勵民眾要生病,不然繳交的健保費形同浪費。我甚至不滿:為何我的錢要用在常常生病的陌生人身上?我媽就說繳的健保費當作是在幫助有需要的人,要心存善念。當然有人會批評說不要你萬一有需求再感激全民健保。如果害怕那個「萬一」而繼續把錢投入這個健保黑洞,錢花的值不值得就要仔細衡量了。

電視新聞報導一個早產兒的消息,由於現代醫學幫助,讓早產兒活下去,可是卻虛擲健保支出七百多萬。我不是說這個生命不值得救,而是那個早產兒靠人為手段救活也是一種折磨,這種愛說起來算是一種自私佔有,完全不考慮小孩以後會面臨的身體健康狀況。

煙槍的肺癌、嚼檳榔的口腔癌、開快車與酒駕肇事所造成的車禍受傷,這些醫療費用都要健保支出,這種不愛惜身體健康的行為所造成的健保支出,應該沒人覺得把錢用在那些人身上是合理吧,尤其是這類人繳的健保費可能和無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繳的相同,甚至還比較少。這些現象又要如何解決?還有些人是就醫紀錄無人能及,締造一年看病六百八十七次的世界紀錄,如此的健保收費方式形同懲罰!政府似乎沒有考量到人性黑暗面可能會產生的弊端,無法有效防範看病狂銷耗寶貴的醫療資源。

藥價黑洞的問題是醫療體系認為醫院需要金錢改善設備、維持營運,藥品提供的過程本就會有價差的存在,希望「局外人」能夠體諒這種事實的存在。外界批判藥價黑洞的角度應該是認為醫院不應該利用健保制度,去賺取高額的藥價差距,讓健保局多花冤枉錢,肥了藥商和醫院的口袋。一般人是想說既然有健保的補貼,為何要去賺取不合理的藥價差額?一般民眾顧的是自己的荷包,誰理你醫療體系運作的心酸!

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裡所提到「無知之幕」的概念,是

假設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不知道他的階級身分或社會地位;他也不知道他在天資與能力的分配中的運氣如何,不知道自己的智力和力量,諸如此類。再者,各方不知道他們自己社會的特殊環境。

但是這樣的概念是否可以用在臺灣的健保制度上?有些人可能會有遺傳疾病;有些人可能是後天環境造成疾病;有些人則是健康的。這就變成機率問題,因為這機率問題而說健保是公平的,那讓有在維持健康的人繳納較多的健保費是否公平?而這也不符合人的「理性」選擇。

倒是希望健保採用保險方式投保,而非亂象叢生的社福式的制度。讓民眾尋找保險公司投保醫療險,對不常生病的人來說是比較正常的,既然不常生病,保費自然會調降,保費調降會讓投保民眾更注意健康。那些不注重身體健康的民眾,醫療保費自然會比較高。只是不曉得為何政府學外國事物總是學半套?歐美國家懂得用制度去抑制人性的黑暗面,使其國民減少不必要的就醫次數,也讓醫病關係有更好的服務品質。

留言

  1. 感覺有點反對喔.我是覺得以收入做徵收標準比較好.因為.如果照沈大的說法...那又窮又容易生病的人家.不是又多一層剝削?而有錢的人.有沒有常去醫院.多這幾百元對他們來說也不是問題.我是支持大家出資.繳健保.幫助那些真的有必要看病人.

    但是.我還是覺得.虧那麼多錢還可以拿四個多月的年終很誇張.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