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06的文章

車號1188-DK的汽車撞我

圖片
前 些日子的星期六下午游完泳之後,抽空到臺中市英才路那邊的電腦賣場看電腦,看完筆記型電腦之後回賃屋處。騎到中港路和黎明路那邊 (統聯朝馬站舊址) ,突然被一輛偏離車道車頭往右邊閃的黑色保時捷休旅車擦撞到我的機車左後方!我當時的車速不夠快,才會被撞上,讓我滿訝異的,這就是意外吧! 擦撞的瞬間機車左右搖晃了幾下,就往左邊傾倒。我跌個四肢著地,膝蓋和手掌都磨破皮流血,最怕痛的我一次擦傷好幾個部位,真是給我「賺到」了。趴在地上後,忍著疼痛立刻把車扶起來,擦撞到我的汽車男性駕駛繼續往前開了十幾公尺之後,才把車停下來,可能是副駕駛座他的家人提醒他停下來,避免演變成肇事逃逸。那位男駕駛「很好心」的把我的機車牽離原位。一輛計程車也停在一旁,一場三角關係就此展開。 車牌1188-DK的駕駛推托是為了閃避計程車才會擦撞到我,而計程車司機則說根本不關他的事,接著就說不然就叫警察來處理。黑色保時捷休旅車駕駛卻說不用叫警察,他會負責賠償我的損失,很主動地留下英文姓YUAN和行動電話號碼,以及掏出一張千元鈔票,「體貼」地叫我去看醫生,並說星期一在打電話和他聯絡。而我則是心裡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報警處理,因為覺得這場意外對我來說不是很嚴重 (不嚴重? 一雙新臺幣三千多元的耐吉慢跑鞋破損一隻、機車車頭左邊車殼受損 ) 。我拿了一千元傻傻地自己忍著傷痛騎車看醫生。那兩位駕駛應該也立刻解散吧。 心裡一直認為沒報案怪怪的我,到了當天晚上就拉同學陪我去西屯派出所補報案。入口處值班員警打了通電話給交通隊的同僚,交通隊的警察 ( 接電話的那位 ) 口氣不好地說不要把他們當成討債集團!而我還是說要報案,他們就派一位警察來記錄我的筆錄和到現場畫沒了現場的現場圖。這是我第一次坐上警車,負責處理的警察對我抱怨民眾的態度不佳,導致開車的那位警察為了維持他自身的尊嚴,而不向民眾開罰單,也就是說他不太想為了開罰單遭遇違法民眾的輕蔑態度。反正這位警察有沒有取締交通違規,薪水也不會因此額外增加。 星期一時,打電話給1188-DK號車的駕駛,對方死都不接電話,傳了四封簡訊也沒回應!星期二晚上十點多那位承辦警員居然打電話問我說連絡的如何?嚇我一跳勒!警察就說驗傷單準備好就掛電話,大概是可以告對方過失傷害。我來不及問那接下來要怎麼辦。心情鬱悶的我跑去找讀法律系的學妹,他說發生車禍拍照前一定不能移動車輛,不然警察沒

憶國小分班

圖片
國 小讀了四年之後,在升五年級之前,面臨重新分班的情況。國小為何要分班?升國中也沒有升學考試,那為何要把待在一起四年的學生打散?令我不解。不過,當時的我知道要分班之後,應該是最喜形於色的一個吧,要好的同學用十根手指算就算完了。只是分班前的美好想像,在升上五年級之後,破滅! 對於國小一到四年級的同學印象已經「非常模糊」了,沒存在多大的同窗情誼,自然會忘記他們的存在價值,或許有一半的同學陣亡在漫長升學的競爭旅途中,失敗者自然埋沒在歷史的灰燼當中。也是由於國小畢業紀念冊只紀錄五、六年級的記憶。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在國小五年級之前,就已經發揮得罪人於舉手投足之間的過人天份,如今想想被我得罪的同學,應該是比較常混在一起的,想說比較常接觸就忘了互相尊重的基本禮貌。常常沒來由的就得罪同學,或許分班的消息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值得開心的事。

拿不到六千元的攻訐與回應

圖片
上 次那篇「不爽拿不到六千元」轉貼在東海大學的大度山之戀的「Troubles」版,文中觀點引來眾人的撻伐!其實,我也心知肚明會有一些嘴巴說一套;行為又是另一套的無聊小輩會群起攻訐。 最常見的質問文章是:『難道你都不打掃居家環境的嗎?』、『勞教處會以某理由、某人的作為為恥辱的!』,以這二類為大宗。當然也有有心人士會出面安慰你,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好運會碰上好的組長,又或者說道,你這樣程度的耍心機根本就還上不了檯面,以為三千元是這麼的好拿啊! 我很納悶那些經由反射神經就脫口而出:『難道你都不打掃居家環境的嗎?』的人,可能是常常公私不分的人吧?他們似乎不清楚公共空間和私人領域的差異在哪?不喜歡打掃校園和有沒有打掃居家環境,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吧!自己的住所是極為隱私的地方,沒有經過同意是不能擅入的,當然更不會有人在你住的地方「亂丟垃圾」。另外,自己住的地方有沒有打掃這又關外人屁事呢?今天的東海大學校園環境的髒亂要由眾人來承擔,這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極少部分的人的不自愛,而連累到守本分的人要浪費自身的寶貴時間來打掃校園,這是極不合理的事情! 『勞教處會以某理由、某人的作為為恥辱的!』,這種極右派,偏激的人在網路上不難找,問題是他們本身在現實社會裡的實際行為,真的如他們在網路上的言論,是令人讚賞的?答案多為否定的,會發表極右偏激的論點,本身大多是非理智的動物,其言論通常只是情緒上的宣洩,再加上網路的方便性和隱密性,使他們不用太擔心法律責任後果,讓他們產生自以為是正義的一方,因為「壞人」很難用法律將這些「好人」繩之以法。 另一個觀點是,他們的思想觀念蠻落後的,怎麼說呢?今天的社會漸漸地以個人的專業來謀生,拿學校的招生來說,都是以錄取學業成績優良的學生為第一考量,德性優良倒非錄取的第一考量。個人德性也是屬於私人領域方面,對方沒有妨礙到你,你管他是君子還是小人呢!今天已經是法治社會了,那些人大概不知道法律的重要吧,仍然以為道德才是「法律」吧?當今天那些嘴巴常掛「某某是某某的恥辱」這些話的人,會不會是抱怨他們的存在沒被注意到呢?還是她們本身就是群體的恥辱? 替別人戴帽子真是一件令人反感的行為,又不是某團體的代表,更不是才德兼備的優秀人士,有什麼資格替人數落人呢?真是讓我覺得非常的匪夷所思!這應該是學校教育失敗還是家庭教育失敗呢?

不爽拿不到六千元

圖片
本 文為拿不到六千元所寫的不爽文章,衛道人士請自動跳過。讀過東海大學的人,都會經歷大一的「勞改」教育,幾乎每個大一學生都會怨聲載道,除了僥倖拿到那些勞作獎金三千元〈上、下學期各三千元〉的人。 說老實話,勞改教育所主張的美好宗旨,就如同在已經民主化的東歐國家裡鼓吹共產主義,是沒有人肯相信的!那些每天都不遲到早退的勞改生,其實都是為了個人利益才能每天維持這麼光明的行為,什麼個人利益?勞作教育處所發明的利益囉,勞改成績達到一定的標準,可以申請當勞作小組長〈有薪水可拿〉,或是有機會拿到勞改獎金三千元,或日後在勞作教育處申請校內工讀會比較容易。 只是,對於那些也是不遲到早退,勞作成績分數也不低而拿不到勞改獎金的學生來說,是否是非常不公平呢!大家都是浪費自己的個人時間來清除沒公德心的一些東海大學教職員、學生和校外人士所製造的髒亂。每天都這麼盡義務的來打掃,獲得了什麼呢?只會引發努力打掃卻拿不到勞改獎金的學生的憤恨罷了! 以我而言,當初我會每天保持不遲到早退,和每天都不請假的優良紀錄,全都只是為了那勞改獎金三千元!要是一開始就知道我會拿不到,我一定會維持及格邊緣,只要不重掃的情況就好。在寒冷的冬天早起是多麼的違反人性!待在床上繼續溫暖的睡眠不是很愜意嗎?在我還抱持著虛幻的希望時,寒冬時節,我幸災樂禍那些睡過頭的勞改生,和那些請假的人,因為如此一來,我就更有機會可以拿到那三千元獎金。事與願違,有些更僥倖的人在學期結束之後,拿到了三千元!而我沒拿到! 對於,寒冬的早起,從不請假、從不遲到早退的我,以及處心積慮的希望其他人睡過頭、請假的我來說,這算是什麼呢!真是不甘心那些僥倖拿到三千元的人!

在新竹客運車上的鬧劇

圖片
事 情發生在高中時期,那天傍晚放學搭乘桃園客運抵達桃園車站,接著搭乘臺鐵的電聯車回到中壢車站,最後搭乘新竹客運回家。平時忍受這三段交通運輸工具上的吵雜人聲,但也沒與人發生任何不必要的衝突。不過意外事件總是突然降臨的,讓我措手不及,採取的反應措施也不太得體。 從中壢車站出來,趕忙奔向新竹客運站排隊,因為放學時段有高中生、國中生的大集合,沒搭到眼前的公車,得要再浪費時間等上個十幾分鐘。蠻納悶為何位在平鎮市公所對面的平鎮國中,部分學生會跑到中壢車站附近的新竹客運搭車?雖然從平鎮國中走到新竹客運站要花個十來分鐘,不免覺得他們也太勤勞了。在努力進入公車車廂之後,面對人擠人的車廂走道,只能不注意其他人的存在。鬧劇就在這個時空環境下發生。 那是一個平鎮國中後段班的國中女生吧?他冒出一句:「厚嘴唇、香腸嘴」之類的話語。那時我很「本能反應」的直覺認為是在說我,忍受了一兩句之後,開始和那個放牛班國中太妹對罵。我的反擊不外是人身、品德和學業上的攻擊,只差沒罵出香爐人人插的話。我最後還罵:「平鎮國中的學生都是這副德行嗎?」,馬上就有另一位放牛班的學生口氣強烈的回應說平鎮國中的學生又怎麼樣了!意思就是我可以和那個「香爐」盡情對罵,但不准牽扯上平鎮國中這塊招牌!這一齣失了面子、裡子的鬧劇,就這麼草草收場。 我很納悶是我嘴唇太厚,讓他看不順眼嗎?還是說他認識我?這已經變成歷史懸案了,當初的不爽也早就煙消雲散。而周圍的乘客都在冷眼旁觀欣賞狗咬狗的情節,我以前的國中同學當然也不例外,連基本的阻止我不要和那種人一般見識的提醒都沒有。如果他們參加國中同學會,我應該不會參加吧?體會到有些事情真的是要親力親為,有一句話不是很警惕人嗎!「打虎要靠親兄弟」,外人能做到一般的噓寒問暖就很值得高興了。 現在事後檢討,我的確應該丟臉的。放牛班太妹並沒有指名道姓,我卻毫不猶豫的自動對號入座!可說是太沉不住氣!這也反應出我對自己的外貌缺乏自信心,阿貓阿狗的一句不重要的話,我可能就繃緊神經準備反擊,或是逃避。那位放牛班太妹的長相差強人意,他卻活的毫無一絲愧疚感,我為何要太在意嘴唇是否很厚?一大堆不認識的長相抱歉的人,都很有自信的把自己的照片放在網路上任人瀏覽,他們也都不自我矮化並自然的活在社會上。 我想我是膚淺的,有內涵的人是會積極充實自我,並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繼續在外貌話題上打轉,可說是毫無意

樂觀其成石油漲價

圖片
石 油價格隨國際局勢影響而不斷調漲,汽機車駕駛無不希望油價可以不用上漲。因為油價調漲錢包又要失血了。不只車輛用油成本上升,連民生用品都要跟著「漲」聲響起,可以說石油價格波動牽連許多相關產品的售價。什麼都漲價,就是薪水堅持原地踏步,賺辛苦錢的民眾最感無奈。 就某些因素來說,我樂見油價反應成本調漲。平時總會見到一些汽機車駕駛,她們發動引擎之後,像是被法術定住似的,始終依依不捨地留戀此地,而車屁股後面早已煙霧瀰漫,暖車的時間用不著這麼久吧。最倒楣的要算是附近的住戶和路人了,要被迫吸入那些車輛排放的毒氣。暖車過久不僅浪費石油,也造成空氣污染,我無法理解那些駕駛人在想什麼。因此油價上漲應該能夠提醒她們有效利用寶貴能源。 我從租屋處到東海大學的學院區,都是徒步往返。然而很多住處離校園距離跟我相近,甚至是更近的人,都是騎機車行動。機車代步非常方便,省時又省力,大學生也就懶得像國小學童乖乖走路到校。與其跟那些懶惰蟲道德宣導走路上學有益健康,還不如油價上漲來的有說服力。針對這種惡習,我建議石油每公升調漲十元。我聯想到學校廁所牆壁有些宣導多喝水、少買垃圾飲料的標語,學生是有看到,但是,垃圾飲料包裝的遺體在校園各處隨地可見。以價制量或許是不錯的方法。 油價上揚促使部分有反思能力的民眾,思考應該要減少開車的次數,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消費者均希望石油能夠有合理價格,但是什麼是合理價格?便宜就是合理?昂貴就不合理?對於像緬甸之類的國家,那些經濟不發達國家的民眾,她們消耗石油的數量遠不及處處向鼓勵解放個人物欲消費的經濟發達國家的民眾。雖然生活條件不是很好,卻不受石油價格上漲的影響。經濟發達國家容易受到油價波動影響,反而比經濟落後國家要脆弱。真是矛盾的現象。 臺灣在經濟起飛之際,就應該要訂定出明確的交通政策,不鼓勵民眾購買汽機車,規劃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如果早期能夠成功推動大眾運輸系統的話,臺灣應該會少非常多汽機車在馬路上橫行,就可減少買石油的數量。汽機車數量減少,竊車案相應地也會下降,交通事故也會減少。民眾也不用煩惱、抱怨油價動不動就要調漲。 不過,民主化不是推託無法限制購買汽機車的理由,政府如無負起灌輸、教育民眾的任務,只是消極地交由市場機制來決定,有錢就可以買汽機車,沒錢就利用大眾運輸系統。那麼民眾只會誤解政府必須要維持油價的平穩,而不會反省自己,是否不應該學習美國

上學、放學記事

圖片
我 在五歲時候搬家,搬家的原因我認為是傳統的婆媳不合因素。老屋那一帶都是親戚比較不會有被欺負的情形發生,搬家之後的新環境鄰居都是異姓,沒有親戚關係的陌生人。要適應新環境就會面臨被當地居民小孩欺負的不愉快情況。而鄰居的素養參差不齊,彼此相處也頗有微詞,只是礙於被迫每日開門都會打照面,不得不敷衍寒暄幾句。 國小四年級之前,我還頗熱衷上學排一路縱隊的活動。一路縱隊因為人多,所以總是熱熱鬧鬧,而且比兄弟倆一起上學要有趣。不過好景不常,住在埤塘和伯公廟附近的居民,一個大我約兩歲的小孩居然對我說:「你不要來排這個上學隊伍!」,聽到這唐突的話頓時不知所措,也忘記有沒有哭,只知道跟我媽抱怨這件事。我媽倒是很果斷的說:「那就不要和他們排啊。」,隔天就和我弟倆一起去上學,那個由附近鄰居所組成的上學隊伍瞬間被我拋諸腦後,如此的異姓鄰居棄之愉快。

我的皮鞋被偷,警察吃案!

圖片
這 是發生在民國九十四年的事情。某個星期二早上九點到九點半之間,把衫褲丟到自助洗衫機後回來,發現放在房門外的兩雙皮鞋遭竊。當時,心急如焚地五個樓層找過一遍,遇到管理員告知此事,到下午才去龍井鄉遊園南路的犁份派出所報案,員警把失竊的物品寫在一本簿子,也不曉得他會不會調附近的監視錄影帶?沒給報案三聯單,竊盜案件就這樣被員警吃掉,深刻體認到小市民的悲哀! 那幾天在微軟的聊天軟體的暱稱寫的很哀怨。同一棟還有其它四間房客的鞋子也遭竊。很可惜和沉重的是,我住的地方沒有裝監視器!雖然週遭的建築物有裝監視器,但是對方可能不太樂意幫忙吧?如果可以看到監視錄影帶就可以確定是否為內賊。那兩雙皮鞋各穿不到五次就被偷了,想到就很不捨和氣憤。又要再花錢買一雙新的皮鞋,而小偷繼續逍遙法外……。派出所警察卻是愛理不理的,要排進他們的計畫行程表,大概要「很久」吧!真悲哀,誰叫大部分的受害者不是高官呢!如此一來,警察就會有限期破案的壓力。 怎麼覺得在現代社會,從事某些特定的不法行為,是很容易逍遙法外的,例如:當小偷,不要搶會上新聞媒體的人事物,必可安然無恙。就連侵犯他人身體的強姦犯,警察也總是在強姦犯犯下數十起以上的案件之後,才會逮捕到強姦犯!強姦犯在出獄後,仍舊積習難改繼續強姦女性。人權團體存在的意義是?保護壞人? 而我的皮鞋被偷之後,知道的人就只能說:下次把鞋子放在房間內。就真的只能說類似這樣亡羊補牢的話,那誰來補償我的損失?是房東?龍井鄉公所?臺中縣警察局?臺中縣政府?中華民國政府?犯罪者人權增進團體?那小偷呢?抓到他之後不用砍掉他的左手或右手嗎?那警察呢?破案率那麼低,又那麼會吃案,是否應該多增加幾個警察?多淘汰不適任的警察。那守法的民眾呢?你乖乖繳稅,政府卻無能保障你的財產權,該抗稅嗎? 當一個人違反法律時,請別在鄉愿的說:罪犯被處罰好可憐之類的蠢話。如果鄉愿的見解可以成立,那麼大家請效法水滸傳裡的人物,各據山頭,燒殺擄掠,反正守法只能坐以待斃而已! 如以契約論來說的話,守法是遵守契約,就應該獲得合理的保障,才有資格擁有人權。當一個人違法時,就是毀壞契約、背棄契約,從事生意往來都知道違約的嚴重後果,那麼罪犯違法,毀壞契約後,還能善待他嗎?他應該要為違約的後果負責!而不是犧牲守法納稅的民眾權益,提倡監獄變得舒適是要讓罪犯享受監獄生活? 臺灣的一些犯罪者人權增

大一宿舍生活抱怨

大 一住校期間,住宿生活的日常作息其實過得不怎麼愉快,六個人擠一間寢室沒關係。但是,連我在內的六個人的作息都不一樣。我在大一是比較早睡的,入睡的過程是需要安靜的環境配合,不然會很難入睡。由於只有我一個人比較早入睡,只好被迫接受其他室友的不同生活作息。 在接受、習慣其他室友的不同生活作息期間,我到藥局買耳塞抵擋室友的噪音;也曾經嘗試在安靜的自修室睡覺,雖然自修室很安靜,卻因為沒有床而要躺在桌子上睡,好險桌子中間有道隔版擋著,我就不會被一進門的人發現。後來實在受不了室友的「團隊作戰」,跑去找棟長求援,棟長很好心的答應我可以到棟長室睡覺,我就睡在上舖。棟長室相較於我原本的那間寢室,顯得非常安靜。心情也好很多,也就「感覺」寢室的氣氛「正常」多了,少了躁動的輕浮感覺。 晚上在棟長室睡覺,白天就回到原本的寢室活動。原本的床位就被下舖的室友佔領。床位被佔的感覺很不好,也沒禮貌性的跟我說聲不好意思。這位室友最讓我介意的一點是,我在聽我的客家歌時,他沒禮貌的把插頭拔掉,「暗示」我最好不要聽,他也不想聽!問題是憑什麼你有資格可以聽你的唱片?而你拔掉我聽客家歌的錄音機插頭! 而他是唯一的煙槍,夏天會在室外抽,可是到了寒天,卻在室內抽煙!明明他自己就說不喜歡煙味,那麼抽煙是抽爽的?五個不抽煙的人要遷就一個煙槍,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荒謬事實。難道當初學校發的住宿調查表是一張廢紙?住宿調查表有抽煙與否的選項,因此不知是煙槍說謊沒填,還是管理住宿的單位故意把煙槍排給不抽煙的人共住一間?他還有一件令人佩服的事,連續有三個女同學來我們寢室和他過夜,有時候是兩個女同學跟他擠一張單人床,三個人擠一張單床這很厲害吧?完全視住宿規定於無物! 另一個室友是住學校附近而已,偶而會來寢室過夜。偶而出現寢室還會跟我發生一場肢體衝突,那也讓我驚奇。發生不愉快的衝突之後,我很懊惱為何我的電腦要借給他使用?為何我要當鄉愿讓他弄髒我的電腦?不過,他(和我同系不同班)和同班的女友分手,我和其他同學都很高興,其他同學會高興是認為他沒資格和那位女同學交往。我高興純粹是幸災樂禍,其它的小道消息干我屁事。 我跟其他三個室友都處的算不錯啦(有點心虛)。說來好笑,在我批判不喜歡的室友時,也顯現出我和他人的互動並非良好。我會得罪人,卻沒有想辦法來積極改進。寶貴的一年級宿舍生活,讓我了解到好的室友讓你開心享受住宿生活;不好

不尊重客家人的三次遭遇

真 是高興啊!我的網誌終於有客家歌的背景音樂了。不認識的網友的幫助是很重要的。沒有詢問,永遠也不可能會設定完成客家歌的背景音樂。對於喜歡客家歌的人,或是可以接受客家音樂的人,我算是服務到,也順便幫客家音樂打廣告。至於排斥、反對客家音樂的人,就請你們忽略這個網誌,你們不喜歡,我也不歡迎你們的光臨。當然,我的網誌只歡迎喜歡的朋友到訪。 這讓我想到三次遭遇。第一次遭遇是發生在大一時期,一位同寢室的同學提到他的前女友是客家人之類的話題。話中的意思是要表達,他不喜歡聽到客家話,認為客家話讓他反感。我不知道當時他為何要跟我講那些話?後來發生一次讓我很不高興的事情,我在寢室聽客家歌,播放的音量沒有大到讓人不悅,同時「那位同學」就把我的錄音機的插頭拔掉。他當時也有放自己帶來的歌。有這種不懂得尊重人,並且會在寢室抽菸的室友「蠻幸運」的! 第二次是有人跟我說他聽到客家歌會肚子痛!當時聽到這樣子的說法,真的是覺得極為可笑。我知道這個社會怪人很多。後來想想,我自己也有討厭的音樂類型,我極端厭惡非常吵雜的音樂:電子音樂、搖滾樂。經過這樣的想法,就對那人的說法不那麼看重了,根本就不重要的人我為何要在意他說過的廢話? 第三次是工讀時發生的。那位老闆強調他的老婆是客家人,他多少聽的懂客家話。吩咐十來個客家籍工作人員,講客家話要注意。那位老闆的理由是,參加公民訓練或是露營團的學校老師、學生會有聽得懂客家話的人。其實,有的工作人員是閩南人,怎麼不吩咐講閩南話要注意?一堆人聽懂閩南話耶!那位老闆不尊重講客家話的人的心態非常可議! 歸納第一次發生的事情,你自由的表達你不喜歡客家話的看法之後,是要聽到你表述的客家人不說客家話嗎?我認為,你不喜歡聽到客家話那是你家的事,不代表使用客家話的人要體貼的自動迴避你!沒有尊重他人使用母語的基本態度是落後、野蠻的行為表現!你根本就沒資格活在現代社會! 歸納第三次發生的事情,那位老闆表面的意思是要客家籍工作人員要維持好公司的好形象。但是卻沒有對閩南籍的工作人員說出類似的話,閩南籍的工作人員就不用維持?這是表示閩南語髒話是大家可接受的?那位老闆話中有話,也就是希望客家籍的工作人員盡量不要講客家話!另一點是強調自己老婆是客家人,卻吐不出一句客家話,反而常講閩南話!那對外強調自己老婆是客家人的用意是?閩南話較客家話強勢?還是說他不屑學客家話?強調自己的老婆是

東海別墅的交通擁擠再觀察

對 於東海別墅的交通擁擠又有進一步的了解和發現。從臺中港路往靜宜大學的方向右轉進入東園巷,再經過一個小轉彎就是新興路了,東園巷和新興路的交接地帶就是致命的擁擠中心點!工業區的車潮必定是由這兩條道路合流邁入西門町社區,再進入工業區的勢力範圍。然而這個交通樞紐也是東海大學的學生的上下學路線,又加上外地來的觀光客,交通狀況也就更加惡劣和難以忍受。這在上下班的時間是非常顯而易見的! 只是東別的交通混亂狀態,似乎是要永久的持續進行?警察只是在早上的上班時間像個雕像般的站在擁擠的中心地帶,或是站在靠近屈臣氏的路旁,「觀看」來往的車輛行人。好像是虛應一應故事罷了,一點作用都無法發揮。連個交通流量的分流策略也不實驗!在東別要前往工業區並非只有前面提到的路線而已,還有另一條道路可供利用。 或者更激進些的做法是,把工業區和西門町小社區的聯絡道路蓋一堵圍牆,這樣一來擁擠不堪的交通應該可以獲得改善。但是,西門町小社區的販夫走卒心裡必定不願意這樣的情形發生,如此一來他們的客源將會減少很多,雖然那社區的商店一家換過一家。我想將路封了,那些要前往工業區的苦命人才會使用我所提到的替代道路。畢竟,人是習慣的動物! 眼尖的人大概會發現東別的臨街的店家,都沒有提供騎樓讓路人和消費者行走。好像對這種情形也見怪不怪、無動於衷。很愜意的走在車道上,沒有發覺自己的臭皮囊已經妨害車輛的行進了。這也間接的貶低自身當人的價值,淪落到和無生命的車輛是同一個地位。人盡可騎!臺灣人的斤斤計較的性格卻怎麼也用不上這邊,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大概是只要沒發生車禍,大家都能相安無事吧? 我想還是會有好奇和熱心的有公德心的民眾會不滿這種情形,很納悶怎麼鄉公所永遠像個局外人似的,似乎只要收的到稅,不發生重大事故,就可高枕無憂?警察的巡邏車來來回回的巡行而過,東別的交通狀況仍然是老樣子。東別的房東其實不多,一位房東可能坐擁數間店面,財力當然多多少少不難看囉,你一個東海大學的學生,或是住在更上面一點的本地住戶,會比這些房東跟警察的關係更熟稔嗎?想要報個案舉發,還要自己負責舉證、查資料,費時費工的,警察可能還會給你來個相應不理,從長計議呢! 只是你費了這麼多心力在這上面,會有任何一個行人感激嗎?換個角度來說好了,頂多出現在東別四年而已,倒楣一點的繼續待在東海讀碩士,翻不了身的就繼續留下來讀博士,待的八年、十二年的吧?

東海別墅交通→塞

幾 乎每天五點左右從新興路往東園巷的方向騎,要騎到中港路,幾乎總是要花廿五分鐘以上,反而走路會比較省時間。 雖然,這個時段為下班時段,東海別墅又緊鄰臺中工業區,難免人車過多。但是,這不是問題所在!實際情形是不算寬敞的二線道旁,存在著逃漏稅的攤販,和自私的路旁商家將店面延展至接近道路標線的地步,再加上「個人意識」高漲的消費者,很隨性的將汽機車停下消費,往往停放的位置,已經快到馬路中央了! 大家似乎老早習慣這種交通亂象,完全不在意自身的寶貴時間成本,已經被不合理的浪費,行人對於自身路權被侵犯也是事不關己,只會在意警察是不是又偷偷躲在暗處抓紅燈右轉、沒戴安全帽的違規者! 由此看出,人是自私的動物!為了自己的肚子飢餓,到逃漏稅、妨礙交通〈因為自私的消費者隨意的亂停車,這又是因為攤販佔用了路肩所造成的惡性循環〉、製造髒亂的攤販購買鹵味〈賣熱食的攤販在處理食物時,其食用油會濺溢到馬路上,收攤時洗生財工具的水會四處流淌在馬路上!〉,自私的購買鹵味的消費者〈東海大學學生為主要客源〉完全不顧及行人、行車者的路權!我也只能消極的祝福那些買鹵味的人食物中毒! 對於公權力的執行,那些苟且偷生的逃漏稅的攤販,以及把商店領土無限擴張的店家們〈東海別墅的商店完全沒有騎樓!〉,定會極力的反抗!因為這妨害到她們的「生存權和財產權」!我真的很佩服她們的道德及法律的認知,因為自私自利,可以完全不顧及其他人的權益! 對於這種現象的產生,也就可以理解,為何高雄的水質可以持續惡化十幾年,而繳納自來水費的民眾居然能夠忍氣吞聲,自行尋找乾淨的用水!臺灣人真是一個能夠忍讓的民族,可是另一方面卻又非常的斤斤計較! 鄉愿!

一篇評論電子佈告欄舊作

圖片
取自網路 接 觸電子佈告欄已有一年的時間,從一開始的瘋狂使用到現在的純掛站。大概是心態上的改變吧! 一年級時常在使用者名單裡,找目標下手聊天,因為這樣而導致翹課、廢寢忘食的地步。然而網路是虛擬的世界,在誘人的暱稱背後;電腦螢幕之前的人,則是形形色色,帥醜、美、善和惡的使用者。當幻想破滅時,一些戲謔語便出現了,像恐龍、青蛙之類的形容詞。在使用者名單裡,也存在著性交易、一夜情,這些性暗示的暱稱或說明檔,像「援」來是妳、妳缺錢嗎、你喜歡看A片嗎等這些暱稱。不過現在已經有成人性質的BBS站,大度山之戀則是完全禁止的。 在BBS上發表文章是非常即時和方便的,所以就規定不允許灌水文章的出現,來減少網路資源的浪費。另外由於某些使用者情緒上的直接反應,加上隱匿性和方便性,便隨意地發表不當文章,所以BBS上常有火爆性質的文章出現〈因此有版豬戲稱乾脆改成大火山之戀〉,至於混亂的原因,可能是使用者違反規則,或是管理者〈站長或版豬〉有技術上的瑕疵。不過也有文字上的不當使用,而吃上官司的案例是存在的。在網路上爭辯的,不一定是真理,而真理也不一定為爭辯者所認同,勝利之道在於憑藉著哪一方的人數多寡。因此就算是真理,只要支持的人數少,通常都是會被圍剿的〈如果版豬又是那一掛的話〉,除非辯才無礙,以一擋十,但是這種人很少,也許會被版豬秘密停權也說不定。 電子佈告欄的管理者,有分站長和版主,站長擁有該站使用者的生殺大權,因此站長的立場必須要蠻中立的。大度山的某些站務的個人言論,就不太令人茍同。大度山之戀的站務就有發生過行為瑕疵,而引發使用者的強烈不滿。至於版主,職責是管理單一版面,不過大家可以發現,一個ID管理好幾個版。版主可以砍文章公告停權或秘密停權〈看版主的個性〉,可以在BMtest、BMtalk版發表文章,話題範圍可以從版務到惡意謾罵,像某某使用者的暱稱、說明檔、文章,甚至宣傳這個人的人品如何,不中立的站務也會湊一腳。因此這兩個隱藏版可以說是抹黑工廠、八卦中心。但是罷免版主是蠻困難的,就像罷免總統或民意代表那樣困難。 一個BBS站可以很單純,也可以暗藏黑手,就看你的運氣如何? 政治人 90.1.2 第四版 第十一期

不該輕易借錢

圖片
去 年三月十一日我借一千一百元給一位歷史二的學弟。原本他打電話要跟我借錢,說他爸媽要他週末回家,加上他系上的一些活動開銷,導致他沒有多餘的車錢可以回家,我聽了還有一點猶豫。那位學弟跟我說下星期會還我錢,所以我也沒有考慮太多就借錢給他,便安心的把錢從皮夾拿給他。 到了隔週,我在星期二傳簡訊問他何時可以還錢,簡訊就像「肉包子打狗」一樣,有去無回,那個學弟居然沒有回覆簡訊告知;星期三晚上六點之後,我開始了「奪命連環叩」,約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打一次,直到十點半的時候,那位學弟才「肯」接電話,沒想到他又給我理由,說電腦故障花了八百元,這個週末又要回家省親,因此他爸媽只給她兩、三千元的生活費過活,所以我又得要等到下星期,才能夠拿回我的一千一百元。 怕那個學弟電腦又突然故障,我在星期日晚上開始用手機親切地「呼喚」學弟,這一天,學弟都沒有接手機,我自我安慰地想,可能是還沒回到臺中吧,所以接了電話也無濟於事。星期一我從早上八點開始打電話給學弟,一樣沒接。我就跑到學校去查學弟的戶籍地址和住家電話,也順便查了他的必修課的上課時間和地點,也詢問他系上同學,關於他的個人評價。聽了之後,我的臉色變的不太好看起來。 剛剛打電話給他,學弟終於接電話了,他說大概會在星期二或三還我錢。好吧!那我就再忍耐一兩天吧,星期三再打電話要錢吧!我心裡在反省,我為何要借錢給不太熟的人?為何不在電話中拒絕學弟的借錢要求呢?導致我自己在煩惱萬一錢要不回來?該怎麼辦?學長也問我,怎麼借錢給人沒有立一張借據?要是對方死不認帳,不是「啞巴吃黃蓮」嗎?我真是太白痴了。 有時電視新聞會報導暴力討債的新聞,暴力討債的手段令人非議;欠債人的遭遇令人同情,可是,如果欠債的人能夠準時還錢,他們會遭受如此的對待?這陣子遇到這種欠錢拖延的事,讓我思考到底是暴力討債的人比較可惡;還是欠債不還的人比較可恨?只能說學弟借錢的事,讓我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附註:該學弟在第二個學期被二一退學,好險我借他的錢有提早要回來。

巧遇國小同班同學

那 天是假日,我已經許久沒回家了,因此特別起了個大早。會早起不外乎是,自己的動作太慢,常摸東摸西的,時間也就這樣被摸走了。也許是自己的感覺、習慣吧!既然要出門,那就要早一點出門,下午出門的話我的心情可能會變的不太好。會覺得自己到底又再浪費什麼時間啊。搭上了往臺中車站的公車,臺中客運的車內裝潢,令人不敢恭維。舊舊髒髒的,而且有些司機的服務態度也不怎麼令人滿意。 一般來說,從學校搭公車到達臺中車站,離峰時段大約要四十分鐘,尖峰時段就會超過六十分鐘。十二公里的距離要這麼久真是有點誇張!難怪一堆人不搭公車,寧願騎機車行動。臺中車站老是有著擁擠的人潮,大概是車站的面積不夠寬敞的緣故。人都擠在一處,等車、排隊買票、等人,還有像蒼蠅一樣煩人的推銷「愛心」商品的年輕女商販,還有坐著輪椅賣口香糖的殘障人士,以及「倚老賣老」的老人向你賣東西。四處尋找看起來會掏錢購買的肥羊下手。 我要搭乘的列車終於慢慢地進站了〈時常誤點〉,擁擠的人群忙著要上車。「某某某」一個女聲突然呼喚我,這不熟悉的聲音讓我好奇地往聲音來源望過去。回頭一望原來是國小五、六年級的同班同學,約有八年沒見了。大概目測一下我比他高一個頭再加一點。他還是國小時的身高吧?還真是意外,在臺中車站遇見國小同學,而且是對方先認出來的。 「你還記得我的名字嗎?」他問,我說:「當然記得,你叫某某某呀。」沒想到他接著問「你當兵了呀?」,我極力撇清並沒有當兵。我還沒那麼笨咧,沒讀書就被抓去當兵。同學或許是看我頭髮理的短短的,又穿著一件黑色的系服,才如此認為吧!在車廂上接著又聊了一下。同學向我要手機號碼,我並沒有給他。還真奇怪女生主動跟男生要電話,雖然彼此是同學,由於自己的小心眼作祟,就拒絕了。一到豐原,他就要下車,跟我說「我現在是半工半讀中。」,彼此道了再見。〈我覺得我的應對有些失當〉 那時的我對國小五、六年級的班上同學並無太多的好感,當然他們也這樣看我,其實是自己像瘋子一樣,到處得罪同班同學,還自大地以為只要成績能夠壓死對方,我再怎麼肆無忌憚也沒關係。也可能想說國小畢業後,也不會再碰面、參加同學會,得罪光同班同學也沒怎樣。但已經過了八年,自己是否應該先向國小同班同學釋出應有的善意?我想我還需要督促自己克服怕不好意思的心態。 就算我現在仍舊記仇,或是懂得反省以前的行為是錯誤的,現在也不過是回憶以前的種種罷了!每個人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