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留言攻擊,反應事出必有因?下篇
我 將此事告訴一位高中同學,他的反應是:「似乎身為利益團體的成員,比一般人多了發言管道可資利用。」大學同學的確是經由關係人居中牽線給中央社,不具備一定的背景條件(國民黨黨員、臺大國發所博士班學生),關係人的注意力可沒辦法像千里眼一樣,能夠留意到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這也是想要追求名利之人會汲汲營營加入政黨組織、考取國立大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當成敲門磚。 日前被匿名留言攻擊的大學同學,告訴我他的國民黨青年團的競選廣告影片連結,看了之後發現他在臺大國發所碩士班時期還舉辦過滿多(學術?)活動。然而我的疑惑是,研究所學生的本分、專業是埋首書堆,還是說要彰顯自己很會舉辦事務活動?假如是後者,那研究所的主旨顯然遭到扭曲,但是卻有不少人利用研究所學生的身分包裝、行銷自己,模糊了研究生的本職學能就是學術研究、撰寫學術研討會的論文。 令人玩味的是這位博士生在中央社名家部落格所發表的一篇文章: 《從「博士找不到工作」看念書的意義》 。該文的第五段作者闡述博士生求學的辛苦,拿來對照作者替呂國華競選宜蘭縣縣長效力,以及目前參選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的行為,似乎與該文主旨有所違背。下文為原文第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