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08的文章

消失的片段尾聲

圖片
春 節那個月,連上的某一排要去松山整訓,隔壁連會出相同數目的人力來填補連上的空缺。當時根本不清楚整訓的內容為何?心裡慶幸不用在寒天到陌生的單位,而隔壁連的支援人員還滿好相處,可能是剛好他們的個性、態度本來就比較隨和,連上的氣氛輕鬆、歡樂許多。他們覺得這邊的志願役幹部比較好相處。 整訓和其它軍種的下基地應該是異曲同工,都是移地訓練。聽說去整訓的人感情都會更融洽,然而小我一期的下士學弟,卻因為太注重規矩而和某幾個破壞秩序的人起衝突,和對的人一起相處、共事是可遇不可求的!處在局外人的立場知悉這些小道消息,可以清楚哪些人應該要避免往來。 四、五月份,我在煩惱要整訓,抱怨怎麼會在退伍前一個月遇到這種事?要把家當都搬到隔壁連,不清楚整訓要從事哪些體能訓練,以及到底要訓練什麼?連上幾位無法去整訓的人都很羨慕,因為去整訓一天只要站一班哨,所以晚上睡通的機會很高;穿迷彩服比憲兵服裝要方便,最重要的是可以遠離連上這塊是非之地。

消失的片段九

圖片
因 為寫部落格被軍方抓到後,聲名狼藉三個多月後,我開始由黑翻紅,某幾個志願役士兵和士官叫我在部落格捅某位士官長,這位士官長我在去年寫的文章有稍微捅過。當時我很豪爽地承諾退伍後一定會大書特書士官長的「嘉言懿行」,然而我因個人事務拖延到現在才寫,但是我這篇不是用來專門捅他的。 他的劣行舉個例子就好,茲舉最誇張的行為以饗閱聽大眾。去年年底,他在中山室拿著卸下彈匣的九零手槍指著某志願役士兵的頭部,事後其他人也說有遇到這種情形。該名志願役士兵向輔導長投訴,卻得不到他嚴肅處理,只能很不爽地私下抱怨。 這事低調將近五個多月,突然有疑似已經退伍的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向指揮部告狀,連上瀰漫一股看好戲的氣氛,受害者由輔導長「陪同」前往指揮部說明一切。事後得知受害者、輔導長和士官長皆否認有這種事發生,那位士兵的理由是:就算讓士官長記過調職,難道不會有其他黨羽暗中幫他出頭教訓受害者?而輔導長(他也為連上大多數人所詬病)會否認的原因在於,承認這件事就代表他未妥善處理通報,有失職責任;士官長不承認是自然的,有嫌疑犯會承認自己有罪?這件事最後當然不了了之。 原來那些志願役士官和士兵為了不斷送往後的軍旅生涯,想借刀殺人叫我當打手!申訴單位內所發生的人、事會讓連上平靜、輕鬆的生活步調變質,引來上級單位不定時督導。為了應付督導必須裝模作樣,盡快讓督導人員以為這個單位已經步入正軌,從黑名單上除名,不然就冀望其它單位發生見報的醜事,轉移上級單位的關愛。 為了要過平靜的軍旅生活,大家是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一些缺失和弊端就從小慢慢養大,直到大家再也受不了為止。有時候報紙報導國軍的醜聞,其實是姑息心態所造成的,這肇因於督導的緣故,上級單位督導肇事單位是必要的,而督導的項目卻擴及到不相關的地方,以及肇事單位的人為做好表面功夫,掩蓋真正的生活習慣作為,讓上級單位誤解紙上規定是可以完全落實執行,紙上談兵卻讓基層單位的人苦不堪言。 為避免這種找自己麻煩的情況發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撐倒退伍,每個當過兵的人都會批評軍隊的食古不化和弊病叢生,類似的批評是一梯次傳一梯次,可能要到全面募兵制實施後,國軍的負面形象才會有所改善,因為少了十幾萬的義務役幫國軍打廣告。人言微輕是共同的寫照,只能憑藉民間公益、社運組織持續觀注義務役軍人權益,讓黑暗的軍隊能夠稍微明亮一點。

當憲兵穿的甲鞋

圖片
這 一篇要講的是鞋子。在龜山憲校領服裝配件,搭配甲式服裝的長統皮鞋缺貨,負責這業務的分隊長說下部隊,或是在五股憲校會領到,甲鞋是下部隊站哨才會真正需要,想說現階段少雙鞋佔空間滿好的,也就無憂無慮的穿著從新訓帶來的迷彩鞋,天真地以為下部隊就會馬上領到長統皮鞋。 在五股憲校時,完全無甲鞋要發放的消息,反倒是瞧見較慢受訓的學弟,在隔壁棟的中山室領鞋子。非常不解怎麼不是我們先領?對於軍方發放甲鞋缺乏邏輯深感遺憾與譴責! 下部隊不到五天,就被帶哨的老兵質問怎麼穿迷彩鞋上哨?我只好回答還沒領到甲鞋。有些識時務的人自掏腰包到軍用品店買,價格大約是六百到一千元之間;我個性比較硬頸,又極端錙銖必較,抱著能撐多久是多久的打算,心裡期盼軍方趕快發甲鞋,只是那天大概遙遙無期。未受士官訓的同梯早已自費購買。 是天公疼憨人嗎?我被派到外防單位過爽日子,還滿幸運遇到快退伍的老兵,用碰運氣的心情向他要甲鞋,他爽快答應會留給我,我也就毋需因為軍方的疏失和其他人一樣自認倒楣花冤枉錢買鞋,當兵期間沒必要的開銷是越少越好。 接收的甲鞋狀況不是頂好,畢竟被穿半年以上,鞋底裂開,一到落水天,踏到積水的路面,鞋子裡面就會濕掉。這雙失去昔日年輕光彩的甲鞋,假如是在極端要求站哨必須服裝整齊、配件光亮、精神飽滿......的憲兵隊和博愛特區的憲兵單位必定不合格。 有時會問負責經理庫房業務的學長,何時可以拿到甲鞋?他說會向營部的人詢問。是有目睹老兵在退伍前一個月才領到;而我的則是在退伍前幾天才拿到!很佩服軍方的辦事效率,萬一將來打仗的話,中華民國軍隊的後勤補給把物資送達前線之前可能戰爭都結束了。 退伍前一個多月,再向比我早幾天退伍的學長詢問鞋子的事情,前幾個月是默默等待。他說營部的人沒有將業務交接好,將甲鞋胡亂發放,造成我這一期的士官沒拿到。我只好放話,拿不到鞋子就要打申訴電話一九八五,隔沒幾天營部的某位士官長說會負責這件事,大概是怕真的申訴,業務督導的主管會有事。於是我終於在退伍前幾天領到翹首盼望半年以上的鞋子。 缺甲鞋的情形,每隔幾梯次就會發生,總有數百人默默花錢當冤大頭。別單位有個人把這事寫在部落格,被軍方查獲和懲處(不知道被處罰什麼?),剛好搭上軍方強烈宣導不能在網路上寫有關當兵的事情的風潮,只能說軍方極度欠缺反省和改進缺失的良心。

消失的片段七

圖片
前 總統陳水扁卸任前,某憲兵指揮部安排他觀賞表演活動,轄下所屬單位必須派出數名人員充場面,首次獲知命令完全摸不著頭緒,為何突然要去指揮部?詢問連上的志願役幹部也不清楚,或許是不願明講?只得犧牲休息時間,戴上大盤帽、換穿亮面黑皮鞋,和其他士兵去搭乘捷運,有時則是乘坐軍用卡車往返。 和一同前來的伙伴踏入指揮部,映入眼簾是特勤隊的防爆組和訓犬員與狼犬在旁準備。我們依指示到達三樓走廊,接著在進行站立的位置分配,就定位後觀看一樓空地的彩排,狼犬依照指令通過若干障礙物後,再折返;第二條狗重複同樣的過程。其餘的狼犬要跳火圈和尋找假爆裂物,其中有條比較膽小的狼犬看著火圈邊哀嚎邊往後退,但是為了彩排順利進行,訓練員強迫牠跳。 防爆小組遙控防爆車去抓取爆裂物,機械手臂取得假爆裂物,將物品放置在防爆缸,最後由操作員下達引爆指令爆破,第一次聽到會受驚和滿臉驚異唷!陳水扁就被突然發出的巨響嚇到。肩上有梅花的軍官要求走廊上的人不要搞怪,鼓掌的時機要拿捏的恰到好處,無非是希望能完美演出,讓他們的升官路途順遂。 因為陳水扁行程飄忽不定,讓彩排的次數增加,指揮部軍官可說是忠心耿耿啊!除非陳錢總統來,不然彩排是不會結束的,這個馬屁是鐵定要拍到。倒楣的永遠是最基層的士兵,軍官只要出張嘴要求排練完美就行,而我們必須站兩三小時以上,回到營區也不會少站一班哨,「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在現代民主法治國家仍舊適用。 我很納悶為何要派人充場面、當鼓掌大隊?或是安排這可有可無的表演,直接將陳水扁訪視軍隊的相簿送交總統府不就得了?假如不確定陳水扁和呂秀蓮是否出席,就不應該犧牲基層士兵的休息時間。而且重點是他們兩人觀賞軍方安排的表演,只要彩排確實,有無充場面的鼓掌大隊就不是那麼重要吧。那些軍官連最基本的謝謝我們浪費寶貴時間的場面話都捨不得說,似乎我們作為他們升官的踏腳石是天經地義。 錢總統陳水扁必定覺得國軍非常善體人意,特別是增加軍法官名額好讓陳致中錄取;以及破壞自然生態的外島機場跑道工程,方便陳水扁視察。指揮部的軍官也覺得陳錢總統很照顧軍方,所以這個參觀表演有歡送陳水扁的意思,並且送上陳水扁視察軍隊的相簿。對於這個活動心裡覺得軍方只會對上層殷勤;對基層人員的態度則是呼之即來、喚之即去的嘴臉,這也是官場現形記裡的真實一幕吧。

對不起,遲到太久!

圖片
本 篇的照片原本早就應該貼上來的,因為我太懶散,所以拖到現在才貼出來,希望各位見諒。照片是依收信時間先後排列的。 撈委會主委 ,寄給我的全手工製作的賀年卡。 可委會主委 ,寄給我的明信片,背面是志願役招募的圖案,剛收到有點嚇到。 :p 喬偉會主委 ,寄給我的風景明信片。 總筒 ,寄的永保安康的火車票,上面寫的日期是我當兵最後第二天。 這張是偷渡啦,兆豐銀行寄給我的中獎通知,泰國七日遊,我沒去因為卡到警察特考和調查局考試。而且去了也要繳什麼保險費。為何不是中特獎二百萬?

我在大潤發

圖片
真 是湊巧,在毒奶粉風波期間去大潤發應徵,面談人員跟我說九月廿三日報到,單位是接待課,工作內容為提貨區(現在在這裡)的家電盤點、幫忙搬貨和幫忙查訂單資料,以及不定時的撥接電話;服務中心為處理退換貨事宜、申辦會員卡和處理一些雜七雜八的瑣事,例如:補充紙杯、擦飲水機和推手推車;贈品區是幫客人兌換滿額禮(我還沒正式在服務中心和贈品區待過)。 在提貨區利用難得的空檔瀏覽大潤發內部網頁,發現客人投訴寫的內容還滿多的,我心想直接打電話投訴不是比較快?用文字投訴應該是比較詳細和明確吧。我也看到員工的回應意見,員工的回應意見只出現在內部網站,有的意見很直接,消費者看到必定會火冒三丈,批評客人的意見確實是點出重點,但是心裡話是不能當著客人面講出來的。 隔幾天我到服務中心見習,先學習如何幫客人辦臨時卡,因為有些客人會忘記帶會員卡;有些是養成習慣不帶會員卡,反正服務中心可以拿臨時卡。首先問客人的電話,才能查會員資料,查到後把卡號抄到臨時卡的貼紙上。以及試著幫客人辦會員卡,拿會員申請單給客人填寫,寫完後在建檔,最後是會員卡列印輸出和護貝。還有客人處理補點數的事情。剛接觸都還滿新鮮和手忙腳亂,久了以後應該會熟能生巧。 退貨的消費者不乏投機者和誤解消息的人,投機者會把非大潤發賣出的商品拿回來退換,常使用的藉口是:人家愛買、家樂福都可以退換貨,為何大潤發不行?有的員工心裡就會嘀咕說那您怎麼不在那裡退換貨呢?誤解消息的人則是把民國九十六年買的克寧奶粉拿來退,他可能以為去年生產的也有三聚氰胺吧,不過誰又曉得去年以前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奶粉是否真正安全。 應該有不少堅持不買中國大陸生產的商品的消費者逃過一劫,這些消費者才是真正的愛臺灣啦。我家是都買豐力富奶粉,我媽卻有買大潤發製作的麵包和月餅商品,多多少少有被掃到颱風尾,雖然可以拿出貨單和包裝袋去退錢,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把包裝留那麼久,權益受損的消費者或許佔多數,只好慶幸攝取的量都不至於造成身體重大危害。 最近大潤發的內部網站有顧客和員工反應,大潤發的自有品牌商品的品質不佳,連衛生紙的品質都開始不良,呼籲要購買的人要三思。在提貨區會接觸到退換貨的情況,發現二線品牌的瑕疵品出現的比率較高,我想為了省錢購買二線不知名品牌,要冒著買到瑕疵品的風險,然後又要花時間來店裡退換貨,應該是不太划算吧。而且也不確定二線品牌會不會突然倒閉,還不如購買中等價

「積極」跳過第四臺新聞頻道

當 兵期間經歷立法委員和總統選舉,總統選舉結果揭曉後,電視新聞媒體開始造神運動,疲勞轟炸觀眾有關馬英九、周美青的處世風格,神化、美化馬英九我是沒意見,因為當選總統就是公眾人物,被消費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像神經病、痴漢似的每天跟拍不是政客的周美青撘公車上下班,就讓我非常厭煩。 周美青撘公車無端吸引拜金新聞媒體,遭受波及的是默默無名的乘客,指責焦點卻淪為是周美青惹的禍!罪魁禍首是跟拍記者吧,怎麼會是周美青呢?同車乘客怎麼不叫記者滾下車去?結果周美青還要替第四臺的新聞媒體向民眾道歉,這已經是非不分了,也迫使他要搭乘專車上下班,一個不一樣的典範輕易被拜金新聞媒體給毀滅。 「觀眾有知的權利」,這句話是新聞媒體的尚方寶劍,拋出這句話就能去強暴個人隱私、非公眾人物的生活空間,以及播出極端垃圾的小道消息,像是藝人的緋聞、藝人家屬的消息,這些垃圾訊息我根本就不想浪費時間、電費和報費知道,為何新聞媒體每天報導?難道我不是觀眾嗎?為何侵犯我有不想知道垃圾訊息的權利? 聯合報影視、體育版的報導內容,不外乎裝熟和垃圾性質的緋聞。我又不是藝人、運動員的崇拜者,卻要被迫看到記者寫出藝人、運動員的暱稱,感覺就好噁心!聯合報有調查過那些人的崇拜者佔訂報戶的比率有多少?假設比率很低,記者不就是強迫其他訂戶起雞皮疙瘩?那我可以要求取消影視、體育版的版面或退還一部分的報費嗎?我還比較欣賞蘋果日報的木瓜霞專欄,擺明就是消遣、諷刺那些藝人。蘋果日報比較智障的行為就是專拍藝人的走光照片,暗示部分男性閱報者是禽獸,沒有養眼照片他們就不花錢買報紙。 東森新聞極少報導令人不齒的王家新聞,反而都是其它家媒體競相報導,東森新聞明顯違背觀眾有知的權利這句座右銘,也嚴重缺乏新聞媒體的職業道德、良知,和我利益相衝突的事件,就迴避採訪報導裝做沒這回事。這種唯利是圖的新聞媒體有何資格說出「捍衛新聞自由、觀眾有知的權利」這些話? 因為新聞媒體的唯利是圖,公益團體呼籲新聞媒體自律,等於是狗吠火車。部落客自發的不看第四臺新聞的運動是叫好不叫座。雖然觀眾也要為此負點責任,例如蘋果日報以民眾的喜好為導向,清涼養眼照片、聳動標題和腥羶色的家庭版,絕對不適合有小孩的家庭訂閱。由於民眾喜歡看自然就反應在銷售量,走良心路線的話,蘋果日報一定不可能竄起。但是,新聞報導的最終權力是在新聞媒體的手上,除非有極大的壓力影響媒體高層,民眾的反省呼籲是無法改變新

消失的片段六

圖片
寒 冷的夜晚站哨,總是會依依不捨溫暖的被窩,尤其是冷冽寒風掃過臉龐時(不是陰風喔),不禁自問我為何會在這裡?半夜安全士官叫哨被迫中斷睡眠,我倒是很認命不敢賴床,趕忙起身穿著站哨服裝,還不錯夜間站哨不用穿甲式服裝,穿乙式服裝可以省掉一些步驟,不過同樣要穿可能過期的防彈背心。 甲式服裝簡稱甲服,外出巡邏和站大門哨時要穿。我覺得比較呆的特色是在褲子,褲管底部要裝長條狀的塑膠版,讓褲子變成立體圓筒狀,褲子裝塑膠版實際上限制行動能力,我就被支撐膠圈的鐵釦子刮傷小腿,所以不就敢穿甲服跑步節省時間。因此穿甲服純粹是體面而已,但是我不覺得有多好看耶!在龜山憲兵學校受訓時,就被要求把塑膠版裝到褲子,想要花錢讓外面的裁縫師代勞還不行勒,只是說裁縫師做的和憲兵的標準不同,日後檢查時會被要求拆掉重做。不過,我可不想花數百元讓裁縫師縫八個鐵釦子。 甲服的另一個配件是勤務腰帶,簡稱勤腰。勤腰的正中間是金屬片,要時常用銅油擦拭,有些人乾脆到軍用品店買免擦勤腰,既環保又省事。勤腰要扣的很貼腰身,不然在活動時會很容易脫落,脫落的話場面會很尷尬!例如:在衛兵交接時,勤腰突然掉到地上,有時周圍會有友軍人員、約聘人員等待換哨,這時就會非常的丟臉。因為它的設計不像一般皮帶只要鐵條插入皮帶小洞就能固定;勤腰是滿容易分離的構造。所以穿甲服的憲兵真的只能用走或小跑步執行勤務,遇到拔腿狂奔的逃兵、歹徒就只能等憲兵巡邏車。 大門哨有三人一起站比較不會無聊,深夜的其它哨所,一個人就會很無聊,解悶的方法就看站哨的人夠不夠「膽大心細」了,有的志願役士兵會玩新力的掌上型遊戲機;有的人是利用時間看書。當然做這些事要注意有沒有查哨的,還有剛下部隊的新鮮人千萬不要效法,畢竟,和連上的人還不夠熟,容易被其他人賣掉,出事情的話很容易成為代罪羔羊。 站大門夜哨看著外面的世界,總是想著離開鐵幕的日子總會來臨,也會想著我在站哨,看著那些半夜不睡覺的人騎著改裝機車呼嘯而過,他們在浪費生命;我也在浪費生命,也有些人為了生計而在半夜辛苦工作,只是站哨和熬夜工作的性質要比那些人半夜享樂的人要高尚許多。當兵的成長或許就在於易地而處,體會到半夜不能睡覺要站哨,認知到家人工作的辛勞,進而體貼家人的勞累而不再亂花錢,對於我來說這算是小小的進步吧。

找工作

圖片
九 月初調查局筆試考完後,就要面臨找工作的處境,整天待在家和家人大眼瞪小眼也不是件好事,我媽就說我整天待在家腦筋一定會變遲鈍,於是就每天翻閱報紙的工作廣告版面,看看有無「喜歡」、待遇和工作內容不錯的工作,發現大部分的工作其實都沒什麼興趣。有的工廠工時要十二小時,還要輪大夜班而薪水只有三萬多而已,熬夜有害身體健康,也會降低生活品質。 有些是類似特種行業的工作,公主的薪水好高啊!少爺的薪水比不上公主。其實,我有點想要去應徵啦,後來想想我長的又不好看,工作時間大概也是夜間為主,可不想變成夜行性動物;再說我個性這麼「單純」保證適應不了那種工作的生態。其它的工作不是離家太遠,就是工作內容語焉不詳,不然就是電話刊登錯誤。

國小同學會心得

前 幾天的星期日晚上到西堤牛排參加國小同學會,之前收到簡訊通知時,還滿期待那晚會有多少同學出現。我是已經好幾年沒參加國小同學會了,也不曉得主辦人是否每年都辦這個活動,還滿想知道國小同學現在的發展如何。大而化之的我不擔心去到現場是否有話題聊,嘴巴有好幾個一定會有人開口聊天的。 參加的人只有我一個男的,其他幾位都是女同學和兩個小孩。原來是有的同學已經結婚生子;有的是已經懷孕。聊天話題大多是安全話題,所謂的安全話題,就是你很想知道的「真相」即使過了超過十年也還是問不出個所以然,當然限制條件很多,一是當事者根本就從不參加同學會;二是解密期限是天荒地老。不過時光荏苒,人的記憶會跟著模糊,事情的正確始末就偏離核心了,於是問了也是白問。 參加同學會如果只是要探問一些比較陰暗的陳年往事,那太糟蹋同學會的正面意義。碰面是一種人際互動,我見到你;你見到我後,彼此寒喧、互相打量,揣摩我應該要聊些什麼話題來串起這幾年不見的空白,於是說自己的近況,成為一種解救冷場的必備品。雖然跟其他缺席的同學只是點頭之交,還是會希望他們能夠現身同學會,不是為了要人比人,只因為大家是同一個班級畢業的嘛。 以前總認為不參加同學會的人,之後就不要通知即可,他們不來正好,反正他們來了彼此也不會有話題交流,就算有也是很膚淺的客套話,相見不如不見。況且,同學會不一定要全部到齊,朋友、好朋友有來就已經足夠,會這麼想應該是有些同學完全不參加同學會,那時不悅心想反正不差你們幾個。大學的同學會尤其如此,「點頭之交」的同學更多,關係更冷淡(唯一的好處是可以省下不少紅白包)。 畢業時間越久,出現者越少,大夥都要工作賺錢,哪有這麼多閒功夫參加同學會呢?結婚後更是不可能會抽出時間來吧?當然這是看個人的心意問題。或許選的地點也有關係,西堤牛排的價格實在是有些小貴,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受這種程度的消費,幸好我出門前有上網查可否單點,不然要花掉五百多元可是會心疼的。至於個人心結問題,那就要靠自己是否能想的開了。 後來我對同學會的定義重新想過,同學代表著有好同學、壞同學,和我關係不好的同學仍舊是同學;和我處的來的同學是好同學,進一步就是好朋友。因此,朋友和同學的意思是不相同的,把同學等同於朋友是把同學會的規模作小,也讓自己的心眼變小。都是朋友參加的話,不如改稱朋友的約會那還比較符合現狀,免去了獨占同學會的主權。雖然同學都宣稱我們已經是大人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