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潤發
真是湊巧,在毒奶粉風波期間去大潤發應徵,面談人員跟我說九月廿三日報到,單位是接待課,工作內容為提貨區(現在在這裡)的家電盤點、幫忙搬貨和幫忙查訂單資料,以及不定時的撥接電話;服務中心為處理退換貨事宜、申辦會員卡和處理一些雜七雜八的瑣事,例如:補充紙杯、擦飲水機和推手推車;贈品區是幫客人兌換滿額禮(我還沒正式在服務中心和贈品區待過)。
在提貨區利用難得的空檔瀏覽大潤發內部網頁,發現客人投訴寫的內容還滿多的,我心想直接打電話投訴不是比較快?用文字投訴應該是比較詳細和明確吧。我也看到員工的回應意見,員工的回應意見只出現在內部網站,有的意見很直接,消費者看到必定會火冒三丈,批評客人的意見確實是點出重點,但是心裡話是不能當著客人面講出來的。
隔幾天我到服務中心見習,先學習如何幫客人辦臨時卡,因為有些客人會忘記帶會員卡;有些是養成習慣不帶會員卡,反正服務中心可以拿臨時卡。首先問客人的電話,才能查會員資料,查到後把卡號抄到臨時卡的貼紙上。以及試著幫客人辦會員卡,拿會員申請單給客人填寫,寫完後在建檔,最後是會員卡列印輸出和護貝。還有客人處理補點數的事情。剛接觸都還滿新鮮和手忙腳亂,久了以後應該會熟能生巧。
退貨的消費者不乏投機者和誤解消息的人,投機者會把非大潤發賣出的商品拿回來退換,常使用的藉口是:人家愛買、家樂福都可以退換貨,為何大潤發不行?有的員工心裡就會嘀咕說那您怎麼不在那裡退換貨呢?誤解消息的人則是把民國九十六年買的克寧奶粉拿來退,他可能以為去年生產的也有三聚氰胺吧,不過誰又曉得去年以前在中國大陸生產的奶粉是否真正安全。
應該有不少堅持不買中國大陸生產的商品的消費者逃過一劫,這些消費者才是真正的愛臺灣啦。我家是都買豐力富奶粉,我媽卻有買大潤發製作的麵包和月餅商品,多多少少有被掃到颱風尾,雖然可以拿出貨單和包裝袋去退錢,但不是每個人都會把包裝留那麼久,權益受損的消費者或許佔多數,只好慶幸攝取的量都不至於造成身體重大危害。
最近大潤發的內部網站有顧客和員工反應,大潤發的自有品牌商品的品質不佳,連衛生紙的品質都開始不良,呼籲要購買的人要三思。在提貨區會接觸到退換貨的情況,發現二線品牌的瑕疵品出現的比率較高,我想為了省錢購買二線不知名品牌,要冒著買到瑕疵品的風險,然後又要花時間來店裡退換貨,應該是不太划算吧。而且也不確定二線品牌會不會突然倒閉,還不如購買中等價位的一線品牌,維修和產品品質也比較有保障。
在這種地方工作,一定是希望顧客盡量不要退換貨,以減少工作上的困擾,但是顧客買東西就應該要有基本的保障和權益,只要消費者照著遊戲規則走,就不能刁難顧客與在心裡罵人家是「拗客」;而顧客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自己的權益要懂得維護、爭取。
嗯
回覆刪除遇到自己又是員工又是顧客時
真的會有兩難得情況
像我們也很怕病人就是醫療人員一樣
我是不是有點文不對題
不過話說回來
我們今天也去了大潤發
不曉得為什麼,
回覆刪除我三不五時跟女朋友就是去逛大潤發,
奇怪~
呵呵~我很少去逛大賣場
回覆刪除我是有東西要買才會去大潤發,之前是常去家樂福,後來家樂福沒寄宣傳單,就不去家樂福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