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07的文章

真高興楊宗緯退賽!

圖片
我 沒有收看超級星光大道的習慣,楊宗緯出名後開始有網友爆料,新聞媒體開始查證謠言的真實性,一開始是年齡問題,原本節目規定有年齡限制,結果節目單位跟著裝傻說並沒有年齡限制這項規定,那看到有年齡限制的人是眼睛出問題?該節目也說楊宗緯提供的身分證件資料是民國七十二年次,很巧妙的把求證責任推卸掉,而楊宗緯則是繼續裝傻。 後來有新聞媒體直接到中壢高中找證據,畢業紀念冊的年份表示他不可能只有廿四歲。除了實際年齡問題,也陸續傳出因偷竊被國防管理學院退學的傳聞,而他則是表示傳聞過於誇張,結果新聞媒體報導國防部證實這項傳聞。說謊似乎會讓人上癮,目的可能只是為了維護脆弱的自尊心,或是為了個人前途,就像為了拿高分在考試作弊一樣。這樣的行為居然有不少人認為沒什麼! 該節目為了龐大的經濟利益,否認有年齡限制,並且幫楊宗緯圓謊,我不相信他們不會要求看身分證正本,主持人、製作人的偏差價值觀應該受社會譴責!而其他的參賽者不想落井下石沒關係,但是不能跟著鄉愿,以為這種的支持很有人情味,卻漠視比賽的公平,不重視自己的參賽權益。就算違規的人唱歌有多好聽,仍舊不能合理化偽造證件的錯誤行為。而那些支持者認為他只是要唱歌罷了,偽造文書只是權宜之計,還模糊焦點說廿九歲不是問題。 很奇怪偽造文書這個焦點沒有司法單位介入調查?另一方面突顯中華民國的法治教育做的很爛,支持者居然不認為偽造文書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反而責怪新聞媒體爆料,阻礙楊宗緯發光發熱的機會。不曉得彰師大會不會對該校學生進行法律宣導?或是糾正楊宗緯的負面行為?沒有人擔心犯了偷竊被退學,為了個人利益偽造文書的他,萬一日後為人師表,學生家長不會憂慮?當上公務員的話,民眾的隱私資料不會被出賣?我這麼無限推論是有些誇張,但是誰又能保證經過這次事件後,他就會永遠克制欲望、確實守法和不說謊? 不曉得那些支持者的寬容標準是否因人而異?假如他們容許和其一起考聯考、公職考試的其他考生作弊,而作弊考生的理由是我要獲得錄取,楊宗緯的支持者支持作弊考生的行為,那我會覺得楊宗緯的支持者始終如一。也要感謝新聞媒體挖瘡疤的努力,挖出楊宗緯偽造文書、偷竊被退學的事情。但是有人會說如果楊宗緯不出名,就不會發生這種事。相反地出名後自然會面對被仔細檢視,禁不起檢視就安安分分當個無名小卒囉。 雖然目前這個社會有「多元價值」存在,還是有不少人頭腦清楚,是非分明,不會不顧對錯盲目支持錯誤行為。只

寫的文章被當事者發現

圖片
高 中同學在網誌上批評同事的文章,被該位同事看到後,表現的還滿有風度的,而且對方還是他的主管唷!事後同學就把姓名修改掉,比較不會直接罵到人。會發生這種事可能是有好心人告知那位先生吧?也有可能是討厭我同學的人特地通知,想造成兩人的緊張、不愉快的工作關係。因為他寫的文章內容都是有寫出人名,想要瀏覽者不對號入座、互相告知也難,除非含糊帶過,或是乾脆不張貼在網路上,都是會被人發現的。 有些網誌文章會有密碼,設密碼的心態大概是文章不想讓閒雜人等觀看,先不論幹嘛不寫在紙本日記裡的論調,要假設難道不怕觀看的熟人,不會是其他人的好朋友?況且網誌文章設定密碼雖然感覺安全,但是又怎麼能相信會永遠安全,前陣子無名小站就發生設密碼的相簿,無預警的可以自由觀看,遇到這種倒楣事件,只好自認倒楣。 我自己也發生過寫的抱怨文章被自己同學發現的尷尬情形,而且是我耍白痴把自己的網誌連結給他,那時根本就忘記有寫過抱怨同學的文章,他一提醒那篇文章,我就非常尷尬、自認心虛的把文章隱藏起來。直到高中同學的坦蕩蕩態度讓我重新想自己的行為,既然我沒有刻意誇大、抹黑事情的發生過程,我也沒有在裡面指名道姓(雖然當事者一看就知道貴賓席是他的),又何必覺得不好意思呢?以下是當初寫的原文。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下旬成為大學新鮮人,那時家中已有高中時代花了四萬多元買的桌上型電腦,可是對於電腦的硬體方面的知識是不足的。由於自己的心態作祟,不想從家裡搬電腦到臺中的校舍,於是興起買電腦的念頭。當時居然沒有因為考到私立大學而有愧於心,很自然的跟家裡要了約三萬五千元的預算購買電腦,現在想起來覺得好貴啊! 大一上的我對於電腦的硬體知識貧乏,想買電腦卻懶得上網查詢各項硬體的價格,甚至是拉同學一起去電腦商場看電腦、買電腦。反而跟當時還不熟識的同學拜託,找人幫我組裝買電腦。也不會懷疑那位同學找的人會不會趁機動手腳。事後會有心裡上的疑問產生,是因為同一棟的同學用大約相同的價錢,買到等級比我的電腦好上好幾倍的中央處理器,那時就開始懷疑我的買電腦的錢,花的很不值得,有點所託非人的感覺。 我這樣想可能對於當初幫我買電腦的人是不公正的,畢竟我當初沒有做到比價的準備功夫,只能怪自己偷懶害慘自己的錢包!而且當時不常在寢室,電腦就被同系隔壁班、瘦高的、討人厭的室友使用!買電腦之後受的氣還不少。好的室友真的很重要。 我當然有學到教訓,就

我的惡臭經驗

圖片
我 在 水色事務所 看到的串聯活動,沒有特別推薦這個商業公司舉辦的商業串聯唷,只是剛好在生活上碰到環境傳出惡臭的討厭經歷,所以就寫一下自己的生活經驗,要知道詳細的串聯活動規則,請自行點選那張小圖案,即可連結到活動網頁。至於點名就不必了,歡迎有興趣的人自行對號入座書寫。 我現在住的地方每天不定時會傳出類似臭水溝、排泄物的氣味,由一樓傳到五樓感覺這味道也太強烈了!而且在這棟建築前後都能聞到這股惡臭,有時窗戶沒關上,就接受這臭味的洗禮;有時受不了便關上窗戶。也不知道是不是糞坑的屎尿都滿到排水溝,或是隔壁棟的糞坑屎尿也滿溢到排水溝?這是沒有汙水處理系統的悲哀。 另一項惡臭是棟友的菸味和臺中工業區的工業廢氣。雖然某些棟友乖乖的在自己房間抽菸,因為房間不可能是密閉空間,惱人的煙味還是四竄,又不能叫他們別抽菸,畢竟是窩在房間裡面抽菸,所以解決方法是關窗戶、房門。工業區違法排放的有毒氣體,最好是立刻關上窗戶,以及向環保局檢舉。幸好離中科工業區不近,不然不曉得會吸收多少砷到體內,選擇居住地點還是離工業區越遠越好! 我不知道用除臭產品的意義在哪耶?像是我遇到的惡臭經驗,用除臭產品等於是暫時麻痺、欺騙嗅覺,根本沒辦法治本只能治標,而且也製造不必要的塑膠垃圾,金錢上的額外支出。有屎尿的惡臭就應該請水肥車來處理糞坑,或是政府要規劃污水處理系統,才能避免環境污染。菸味問題就要煙槍的頓悟了,或是香菸售價盡可能調高,以及虛偽的政府制定全面禁煙的法律。 因此遇到惡臭應該要找出問題來源,而非被商業廣告牽著鼻子走。活動網頁提到的廚餘、貓狗、垃圾和臭襪子放置多天,其實暗示不注重居家環境衛生,除臭產品並非清潔劑,就像噴香水只是要掩蓋沒洗身,或是有體臭的事實。假如一時半刻找不出問題來源,把除臭產品當作急用,則無可厚非。 如果要拿這個串聯活動的獎金,別學我這樣的寫法、呼籲消費者不要亂買除臭產品,一定會被廠商列為禁止參加。反正我也不想獲得試用品。 :)

把錢砸向永遠飢餓的黑洞

很 高興教育部否決東海大學調漲學雜費,雖然百分之三的漲幅感覺不多,讓學生不滿的因素在於,學校財務狀況的不透明,學生不曉得校方把錢用在何處?沒有砸錢禮聘有聲望的教授,圖書館的書籍未見有計畫的更新,一些基本的硬體設備沒有汰舊換新。然而我們會直覺認為校方漲學費,是為了要支付興建第二校區的開銷。 第二校區興建在校區牧場,校方拋出興建第二校區的計畫後,雖然學生提出反對意見,並質疑校方要怎麼規劃兩個教學區的通勤問題,而且少子化趨勢日漸明顯,未來可能會有大學院校招生不足額,蓋第二校區明顯是校方蠻幹的作為,萬一未來東海大學招生不足,大概會有很多教室會放著養蚊子。另一方面,教室增多後,校方又可以再增加學生錄取數量,學生增加,教室調度又會吃緊,校方就會再計畫蓋教室,變成惡性循環。 校方有對外募款用作興建二校區的經費,學生的學雜費不會全部砸在這個錢坑。學校調漲學費似乎是偏向急救性質,例如:填補學校的財務缺口。而非用作長遠規劃,像是聘請有聲望的老師來講學。攤開學雜費的繳費單可以發現,學生每個學期要負擔教師退休金七百三十元,東海大學的學生除了要負擔教師的薪水,也要負擔他們的退休金,等於是在養教師。學生無形中成了大善人,幫政府解決失業問題! 突然覺得私立大學的學生「好偉大」,他們是私校教師的衣食父母、老闆,一個有名無實的頭銜,我們無法要求校方立即解聘不適任教師,教師評鑑制度只是一個參考,他們會懷疑學生是否故意刁難教學嚴格的老師,把解聘老師的權責推給各系,只要該系的某位老師沒有得罪當權派,或是明顯違法,是很難被解聘,就算課上的再爛,仍然能繼續殘害國家棟樑。 我們比國立大學的學生多付出一倍的學雜費,卻無法要求學校淘汰爛老師。教師形成一個官官相護的朋黨,為了不得罪人反倒犧牲學生的學習權益。教學評鑑淪為虛偽的形式,就像選民在投票日投票,日後當選者符合罷免條件,但是罷免門檻卻過於嚴苛,讓當選者高枕無憂直到任期結束。選民和學生只有投票與繳錢的作用,對爛老師和當選政客完全沒輒! 系上爛老師的上課情形是,必修的思想課放電影,學生要交電影心得報告;必修的比較各國課程,一學年的課可以只講一個國家;地方議題的必修課,老師可以扯到靈修、李登輝的生平作為;社會學的課堂上,老師隨時與學生分享家務事;通識的歷史課,老師毫不避諱地支持民進黨,萬一學生與其立場相左,難逃被當命運。這些不適任教師有的已經撐到退

善待非法住戶;壓榨本校學生。

這 件事發生在五月廿三日,最先是社會系的學弟早上經過校門口目睹後講的,抗議對象是住在學校食品加工廠周圍的住戶,抗議理由是東海大學侵犯他們的居住權利。在校門口的抗議活動和訴求不是本篇文章的重點,重點在學校發佈的公告,會發現這個學校的處理態度很鄉愿,符合同情壞人的偏差價值觀,也符合臺灣社會變質走味的道德價值觀,就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本校在申購土地程序完備後,雖在法理層面本校可以無補償方式請佔用戶限期搬遷,建立該區「地上物拆除補償費理算表」,以「依地上物造價市值理算」的「含土地理算金額」最高補償標準計算,共計補償金2,764萬9,511元,並呈報董事會。董事會隨即在九十六年一月之董事會表示同意,並希望佔用戶在三個月內搬遷完成的決議。然佔用戶卻反而使用進行抗爭行動為要脅,除要求提高補償金額,並要求「學校另外提供每戶五十坪土地做為拆遷補償」等無理要求。 資料來源 看到學校對在法律上站不住腳的人這麼慷慨,卻對本校學生如此小氣,下學期要調漲學雜費百分之三的情形相比,真的是人比人氣死人?如果把高額補償金用在學校調漲學雜費的項目下,可以兩個學期不須調漲。在學校喊窮要學生多付出一千三百多元算計裡,卻有閒錢可以拿來補償佔用校地的違法刁民,一萬二千名學生的權益抵不過十二戶非法住戶!缺乏正確價值觀的學校,要怎麼讓學生以東海大學為榮? 學校要調漲學費,一些熱心的學生開始規劃反對調漲的活動,連署人數達到三千人。後來教育部不准東海大學調漲學費,校方卻抹黑說是極少數學生的意見,竟然不重視三千人的連署,而其他沒連署的學生不表示同意學校調漲,連校方舉辦的學費調漲說明會,都挑明只是讓學生知道校方的政策,學生無權置喙,乖乖服從、乖乖繳學雜費才是學生的本分。杜正勝當家的教育部終於有做對一件事情。 打著學生自治名號的學生會,根本就是花瓶腳色,每年讓學生投票選出的學生會長實際作用是零!只會滿足上不了臺面的物質慾望,舉辦行憲紀念日演唱會,吸引學生繳費的校園演唱會,學校的政策只能坐在一旁觀看,無法改變校方人士的行政決策。學生自治淪為極少數學生培養自身人脈的一個奇怪組織,以及飽受風評不佳的流言所苦,產生流言的原因在於學生所繳的學生會費,無法有效公開錢花在哪裡。有沒有學生會這個組織,對學生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繳交四萬多元學雜費的學生是待宰羔羊,調漲學費應該要和一萬二千名學生溝通協調才對,學雜費就佔學校收之百

落水天真是不方便

圖片
今天一早走路去學校的圖書館,落水天只好行路不騎機車,騎機車麻煩處在於要穿雨衣,更要加帶一把雨傘,還要選能否摺疊好收納的傘。一件式的下襬會被風吹起來,穿脫容易在使用上卻造成困擾;兩件式雨衣分為衫、褲,防水的效果比較好,不會有下襬被風吹起來的惱人窘境。落水天撐傘行路,褲子、鞋襪總是濕淋淋地,不知道要怎麼避免這種情況。  有時候時間充裕,會罩一件廿元的黃色雨衣,再撐一把傘,如此一來褲子就不會濕掉,至於鞋子就穿涼鞋,才不會連襪子都濕掉。今天只撐傘行路,照例褲子又濕了,只是我很納悶為何膝蓋以上和口袋週遭部位會被濕?明明就沒有大風吹來,也沒有冒失鬼開車濺起骯髒的水花,行一段路後褲子的某些部位就濕了!傘的功用只剩下讓頭髮、上衣保持乾燥?  或許是我撐傘的姿勢不正確?也有可能是我持續移動,破壞雨水落下來的動線,所以某些不應該濕的部位就濕了。或許是雨水落在地面濺起來,褲子慢慢接收濺起來的水分,所以褲子就慢慢地被濡濕。看到褲子不應該濡濕的部位淪陷,不禁脾氣會壞起來,又不能像三歲小孩一樣亂發脾氣,只能在心裡暗自抱怨什麼爛天氣。穿短褲發生這種情況時,生的悶氣又更嚴重了。不過炎熱的氣溫總算下降了。有一好沒有兩好。  今天是六四,雖然中國大陸發生那件事有在電視新聞看過,還不至於到震撼的地步。只會覺得有些可惜中國共產黨的政權沒有垮臺,可是垮臺之後會有哪些菁英得利呢?臺灣的政治菁英有機會到大陸參選民意代表?還是大批人潮瘋狂湧向城市,造成嚴重癱瘓?沒發生的情形誰也不能妄自尊大的信口開河玩預言。講六四已經十八週年有何意義?記得這個日子會比較有民主情懷?  六四在臺灣沒什麼人去紀念,可能在於那或許是一種菁英的歷史、行動與記憶,根本與旁觀者沒有任何牽連,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仍然臉不紅氣不喘地存在。只剩下熱情不減、想繼續出名的菁英不斷地搞宣傳小動作,中國大陸人大概是走不一樣的方向吧。兩三年前在臺北師大夜市的馬路上,看到身材變形臃腫的吾爾開希,我想我應該是沒有看錯人,在臺灣生活應該是過得不差。看到他沒有驚喜、驚訝,就只是像看到一位過氣明星那樣而已,沒有多少份量,就像二二八事件、南京大屠殺、德國殺猶太人、白色恐怖、戒嚴、日據時期,一種和自身不相關的故事,不是擺在優先思索的順位。  中正紀念堂沒有人聚集紀念六四又如何?又不是每個人都閑閑沒事做,都能生活無憂無慮。再說,為何要跟隨少數人的腳步去紀念六四?在歷史的地位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