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0的文章

這裡歡迎吸菸,老菸槍最大!

圖片
工 作場所的牆壁貼著禁止吸菸的標語和圖案,而每天都會出現的經理,菸癮犯了卻無視菸害防制法的規定,依舊自在地吞雲吐霧,害我要降低呼吸的量與次數,以避免吸入過多的二手菸、有毒物質。會在室內抽菸的都是工作場所的常客,例如:廠長、經理與訪客,反而是一般職員絕大部分都會安分地在吸菸區抽煙,看來基層員工為了自保都比較自愛。 廠長、經理可能是認為自己在工作團體有一定地位,所以覺得在某些區域的工作場所吸菸理所當然,職位較低階的同仁有「義務」容忍呼吸二手菸,接受他們在室內的違法吸菸行為。而為了工作,必須忍受某位經理在室內抽菸危害空氣品質。每位為了工作的人,都得要忍受自己覺得不合理的待遇、遭遇,或是莫名奇妙的職場現象,所以不是搬出勞基法,以及去勞工局檢舉不法就能輕易改變資方的不法行徑。

我愛挖鼻孔!

圖片
日 前在同班一年的國中同學的「非死不可」留言,自己以為無傷大雅的開玩笑,國中同學即稱呼我國中時期的外號:「鼻屎」。目睹這塵封於記憶深處的不雅外號,便刪除在他的塗鴉牆留言,他也從善如流把他的留言刪除,當然我自此不在他的非死不可留言、按讚,避免自取其辱。但是雙方沒有因此刪除好友,不過後來還是刪除了。 會有鼻屎這個外號,是我咎由自取。國小五、六年級常常當眾挖鼻孔,卻沒有任何同學告誡此行為有礙觀瞻。升上國中一年級之後,是全新的同班同學,我仍然照舊、不以為意地當眾挖鼻孔,挖出來的鼻屎不是亂彈,就是黏在課桌底下。這無人側目的日子到國二就變調了。一位男同學開始注意我的行為,並公告周知與取外號,頓時感覺到眾人的目光聚集在我的雙手,挖鼻孔變得不隨心所欲了。

加入台灣電子郵件市調網請三思

圖片
臺 灣電子郵件市調網emailcash 是我在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加入的,註冊的原因是偶然聽到電臺廣告加入這個網站可以拿錢、換獎品。然而以我個人情況,加入到現在已經六年了,像樣的獎品一件都沒兌換,而兌換獎品還要和其他會員競標,因此,想要在這個網站獲取金錢還是物質的利益,並沒有很快速與容易。 首先,每天登入網站參與免費獎勵,從前可以得到電子十元,現在則降為五元,假如要兌換成新臺幣,則要存到電子八千元,才能拿到八百元的新臺幣,而以前是電子五千元就能兌換。免費獎勵裡的每日樂透的選擇數字範圍,從一千個調升為一萬個,雖然中獎金額有提高,中獎機率卻減少許多。

我係七八八五關懷服務員

圖片
1 如何得知: 本人是從民國九十八年七月份聯合報的地方新聞版面得知這項訊息,才曉得桃園縣政府有提供這項短期工作。 2 應徵過程: 知道有這個工作機會,便打電話到縣政府詢問,似乎這個方案不是全部的縣府人員都曉得。縣政府的人員告知要洽詢就業服務臺。詢問中壢就業服務臺後,到那裡登記個人資料。 3 對工作的期許: 從應徵到參加教育訓練之前,對這份工作沒有具體概念,只是約略認為工作內容是拜訪失業者,而不清楚其詳細內容。

穿睡衣逛街違反國際禮儀?

中 國大陸上海市目前舉辦世界博覽會,當地政府官員與專家皆要求、呼籲上海市民勿穿著睡衣出門,避免違反「國際禮儀」及「文明」。看到這些舉著國際禮儀和文明大纛口號的相關消息,本人倒是好奇何謂國際禮儀、文明? 國際禮儀起源於三國時期至明朝末年的歐洲上層階級,之後經由英國移民傳染到美洲大陸,再透過美國的社會賢達著書鼓吹社會秩序、禮儀,而成為美國民眾普遍認可的社會禮儀,由於美國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脫穎而出變成超級強權,各國的上流人士、專家和學者皆自告奮勇大力鼓吹美國式的社會禮儀。 至於文明常和文化的概念相混淆,一般分別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有的說法是「 文明係文化在一個特定的時代,所經歷的一種特定種類或階段。」 也就是文化包含文明,文化是長久的,而文明相對文化來說是短暫的。大致了解國際禮儀及文明的概念後,就來思考穿睡衣出門是否違反國際禮儀與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