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立法委員選舉

今 年的立法委員選舉,平鎮市和龍潭鄉選區只有四名立法委員候選人,一位國民黨、一位民進黨、一位制憲聯盟和國民黨脫黨參選的候選人。制憲聯盟的候選人聽都沒聽過,脫黨參選的候選人「聽說」是朱立倫的子弟兵,兩位藍軍的參選人可能會造成國民黨的票源瓜分,但是看得票數知道朱鳳芝遙遙領先對手數萬票。而我投票支持的民進黨的李月琴,很可惜他只獲得三萬多票。 選舉日前,我的行動電話有時會收到朱鳳芝發送的垃圾拉票簡訊,收到垃圾簡訊感覺很差,想說利用簡訊的電話號碼回撥表達不滿,結果是中華電信的語音服務說明,原來他利用電信公司大量發送垃圾簡訊的服務啊,難怪我的中華電信門號會收到垃圾簡訊。這是我討厭朱鳳芝的第一點。 討厭朱鳳芝的第二點是他在立法院公然抗議,政府機構的官員、立法委員不應該使用客語,講客語是自卑的行為,他的野蠻作風經由新聞畫面轉播,讓我印象深刻。可是看到他在競選公報上吹噓客委會、客家電視臺的設立他有出力,不免和他不尊重客家人的行徑有極大落差,而且客委會和客家電視臺的設立,功勞應該算是民進黨的吧! 討厭他的第三點是年齡問題,我並非有年齡歧視,他是四位參選者之中年紀最老的,快六十歲的他應該要享清福了吧,並且交棒給朱立倫的人馬有傳承的意味在,也該讓年輕一輩出頭奮鬥,不是死站著位子妨害新人新氣象的產生。間接了解到立法委員的職權,雖然美其名是為民眾服務,監督法條的通過和避免行政機構預算浮報,實際上這種職務讓人捨不得放下呢! 民進黨的李月琴敗選好像是已經注定,競選公報的政見欄,只有幾句華而不實、莫名其妙的政見,什麼加入聯合國、臺灣人大團結之類的廢話,和劉俊儀、朱鳳芝的政見差太多了。不能怪陳水扁拖累民進黨的立法委員選情,參選人的表現才是主因,政見提不出來要如何吸引隱性選民的支持?只攻擊對手的外省人身分和只替外省選民服務的策略是失敗的,本土選民似乎不受本土牌的影響。 平鎮市和龍潭鄉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區,照理說「應該」不是劉俊儀當選,就是李月琴選上,結果卻是外省人朱鳳芝連任。國民黨從中國大陸敗逃臺灣帶來的「外來人口」散居臺灣各地,多少都影響到當地的政治生態。老實說我會這樣想只是遷怒之詞,外省人在平鎮龍潭的人數有多少我不曉得,然而客家人不可能只會支持客籍候選人,看政黨投票的比率應該是佔多數,由客家黨的得票率就知道,客家人不是很支持客家黨。 國民黨的席次獲得空前勝利,確實讓人有一黨獨大再現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