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印佛書積陰德?
家裡最近一、兩年接觸佛教團體,捐錢給它們會收到佛教月刊,內容不外乎講述佛教教義、勸人為善。我還滿納悶家人怎麼會想要捐錢給不是很知名的佛教團體?該團體主要是發行佛教刊物,捐錢助印佛教書籍積陰德,是說服善男信女掏錢助印的主要論點。只是我非常懷疑助印佛教典籍能積陰德的有力論點是什麼?不過我向媽媽表明反對捐錢助印佛書的想法。(家裡有捐款給家扶中心,我認為幫助人比助印宗教典籍要有意義)
捐錢助印佛書的立意良好,藉由佛書的內容感化讀者,甚至讓壞人改邪歸正。實際上真正會去翻閱佛書的人本身就非作惡多端的壞人,壞人幾乎都是在監獄裡面才信佛教或基督教,因此,助印佛書的美意是用錯方向。常去香火鼎盛的寺廟拜拜的人會發現,廟裡數量眾多、堆積如山的宗教典籍乏人問津,助印宗教典籍可能陰德沒積多少,大樹倒是死掉不少!電視宣揚佛法倒是比助印宗教典籍要有效許多。
我媽會準時收看華視(?)的佛教節目,我在想節目裡講道的和尚有真正讀懂佛教的原文原典嗎?看電視聽人弘法比自己看佛書要省事許多,我媽自己都沒在看佛書,卻想要捐錢助印佛書,這有點像家長在看電視,卻要求小孩要讀書的例子很像。與其花錢助印佛書還不如捐書給圖書資源匱乏的學校,捐書給學校受益的人還比較多呢,而且真正幫助到這個社會。
雖然佛教是勸人為善的宗教,但是對臺灣的社會治安是屬於消極的,臺大教師橫死街頭,死者的佛教徒妻子對殺人犯慈悲為懷,希望他的丈夫是最後一個受害者,很可惜這是不可能成真的理想。因為這種不追究犯罪的慈悲心態,便不會要求政府、民意代表制定能遏制犯罪的法律,造成壞人始終橫行街頭,卻沒有人反過頭來檢討這種姑息犯罪的宗教心態。反觀基督教就比較積極介入政治議題。
臺灣的基督教團體明確表達反對同性戀合法化的意見,也涉入臺灣獨立的政治領域,雖然其政治行為違反民主社會包容不同價值觀的信念,卻是符合存在這個社會就該關心這個社會發生的事情。佛教團體最多只做到急難救助的層面,對於社會亂象的關注則是消音的,假如慈濟的精神領袖表達司法制度縱容壞人,導致守法民眾活在恐懼之下的意見,旗下的數百萬信眾應該會讓政府不得不重視這龐大的民意壓力。可惜慈濟始終沒有觸碰社會治安的議題。
儒家的文化影響好像輸給佛教,儒家的思想學說只能在國文考題見到?系上教政治思想的老師說儒家是嫉惡如仇的,或許嫉惡如仇要冒的風險很大,所以抱持佛教的「原諒」壞人的慈悲心比較不會得罪人。有擔當的政府應該減輕佛教思想影響社會的範圍,畢竟讓一個把希望寄託在來世的觀點、影響力瀰漫整個社會是有隱憂的,這會讓人不去改善社會不良的現狀,導致惡性循環,也會拖累政府的施政目標。
政府確實要重新提倡、發掘儒家學說,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看似食古不化,是每個人關心國家社會的重要途徑。
不管是您上述所提的基督教或佛教的行為,
回覆刪除我認為這就是民主社會的多元價值,
讓您和您的家人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參與,
都是值得肯定.
今年的自由時報有報導我這篇文章提到的現象,晚了兩年耶。
回覆刪除版主的觀念不太正確喔....
回覆刪除很多人都是「看了善書後,才懂得親近善法」;
而不是只有善人才會看善書。
像佛法山的聖德雜誌,因內容活潑有趣,所以連我這個年輕人也很愛看,重點是可以讓人消除很多煩惱。
聖德雜誌已免費贈閱30年了,全世界國內外都有讀者。在郵局裡也看到有人裝在放在塑膠書盒裡贈送。
但國人不正確的觀念就是,以為善書只要印了之後只要隨便找個地方丟了就走人,這樣實在造成許多浪費,因此我們都是直接找人發放,無論是在路上等紅綠燈時、到郵局時、到餐廳吃飯時,只要有機會,都可以拿出雜誌來與人結緣,許多人都會願意接下,而且他們帶回家的話,其家人親友也可能會拿來翻閱(像我就是國中時就因有家人拿善書回家丟著,就被我撿來看),如此就能度很多人。
加上每期的聖德雜誌薄薄的,就算別人不看,也不致於造成太大的浪費,而如果對方看了之後開始有興趣,就可以再拿更厚一點的書籍(例如六好生活禪)來給對方看,或是免費訂閱,這樣每個月就會自動幫你寄到家中。其實這樣子分送聖德雜誌,就是在度人了。
網路上也可以免費觀看聖德雜誌的每期內容喔:
http://www.ffs.org.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30173
在奇摩知識上,也有許多人有著各種煩惱,我也會推薦他們來看聖德雜誌,因為可以化除許多煩惱。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無論是入世間的事(事業上、財務上、感情上、家庭各種煩惱)或出世間的法(脫離六道輪迴才是真正的樂)都能從佛法中找到圓滿解決的方法。
小農的部落格也可以線上觀看"六好生活禪"的內容^^
http://tw.myblog.yahoo.com/ffs-tw/
(文章分類請按"老農話禪機")
因為聖輪法師是禪淨密三合一,為了要對應眾生各種苦惱,因此才三宗合一,各種法寶都有。因為包含了禪宗,所以有濟公活佛那樣幽默活潑的態度,讓
很多來採訪聖輪法師的農禪法門的記者,最後都因為受了聖輪法師用心良苦的度眾方式而感動而都皈依座下。
包括好幾個月前某次大法會結束後,有信徒贊助開了十幾桌宴請大眾,
就來了自由時報、聯合報等大報的記者,他們都是因為來採訪過師父們的農禪或茶禪的報導,最後都因此都被感動了。
謝謝shaolin的留言,親身發放善書的作法比把書放在宗教場所,要主動積極與高明。
回覆刪除其實佛教的教義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架構,以及輪迴;佛教對眾生一視同仁,認為每個人都有佛性,透過修行即可超脫生死輪迴,究竟涅槃;在大乘法裡,我們常把菩薩所修的一切法門歸納為六大類 -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助印佛書屬於布施類中的法布施(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大類),法布施是指講教學 -很熱心認真地教導人;透過助印佛書及佛經教導人接近善知識、善法。其實印送經典只是布施中的一項,能夠透過自己瞭解佛法,再為人講經說法,才能真正達到財布施 + 法布施 + 無畏布施。不過凡事總要慢慢來,先從助印佛書開始也是種善因、善緣,至少進入佛法修行的第一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