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天真是不方便


今天一早走路去學校的圖書館,落水天只好行路不騎機車,騎機車麻煩處在於要穿雨衣,更要加帶一把雨傘,還要選能否摺疊好收納的傘。一件式的下襬會被風吹起來,穿脫容易在使用上卻造成困擾;兩件式雨衣分為衫、褲,防水的效果比較好,不會有下襬被風吹起來的惱人窘境。落水天撐傘行路,褲子、鞋襪總是濕淋淋地,不知道要怎麼避免這種情況。 

有時候時間充裕,會罩一件廿元的黃色雨衣,再撐一把傘,如此一來褲子就不會濕掉,至於鞋子就穿涼鞋,才不會連襪子都濕掉。今天只撐傘行路,照例褲子又濕了,只是我很納悶為何膝蓋以上和口袋週遭部位會被濕?明明就沒有大風吹來,也沒有冒失鬼開車濺起骯髒的水花,行一段路後褲子的某些部位就濕了!傘的功用只剩下讓頭髮、上衣保持乾燥? 

或許是我撐傘的姿勢不正確?也有可能是我持續移動,破壞雨水落下來的動線,所以某些不應該濕的部位就濕了。或許是雨水落在地面濺起來,褲子慢慢接收濺起來的水分,所以褲子就慢慢地被濡濕。看到褲子不應該濡濕的部位淪陷,不禁脾氣會壞起來,又不能像三歲小孩一樣亂發脾氣,只能在心裡暗自抱怨什麼爛天氣。穿短褲發生這種情況時,生的悶氣又更嚴重了。不過炎熱的氣溫總算下降了。有一好沒有兩好。 

今天是六四,雖然中國大陸發生那件事有在電視新聞看過,還不至於到震撼的地步。只會覺得有些可惜中國共產黨的政權沒有垮臺,可是垮臺之後會有哪些菁英得利呢?臺灣的政治菁英有機會到大陸參選民意代表?還是大批人潮瘋狂湧向城市,造成嚴重癱瘓?沒發生的情形誰也不能妄自尊大的信口開河玩預言。講六四已經十八週年有何意義?記得這個日子會比較有民主情懷? 

六四在臺灣沒什麼人去紀念,可能在於那或許是一種菁英的歷史、行動與記憶,根本與旁觀者沒有任何牽連,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仍然臉不紅氣不喘地存在。只剩下熱情不減、想繼續出名的菁英不斷地搞宣傳小動作,中國大陸人大概是走不一樣的方向吧。兩三年前在臺北師大夜市的馬路上,看到身材變形臃腫的吾爾開希,我想我應該是沒有看錯人,在臺灣生活應該是過得不差。看到他沒有驚喜、驚訝,就只是像看到一位過氣明星那樣而已,沒有多少份量,就像二二八事件、南京大屠殺、德國殺猶太人、白色恐怖、戒嚴、日據時期,一種和自身不相關的故事,不是擺在優先思索的順位。 

中正紀念堂沒有人聚集紀念六四又如何?又不是每個人都閑閑沒事做,都能生活無憂無慮。再說,為何要跟隨少數人的腳步去紀念六四?在歷史的地位上不會有追隨者的名字存在。沒有人會阻止誰去關心六四、二二八事件,只是當只有你一個人參與的時候,不要向電子媒體刻意突顯自己的悲壯,這樣很矯情,也很浪費社會資源。 

每個人有每個人關注的議題,政治菁英所營造出的議題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我們最好還是看議題過後政治菁英的真面目,因為事情真相局外人如何能窺全貌?

留言

  1. 现在桂林基本都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下雨。
    白天不下雨,下雨真的不爽...湿湿的...
    对了问下,你页面那几个浮动的文字链接感觉对阅读文章有点影响...
    为什么那字那么大呢?

    回覆刪除
  2. 應該是毛細作用造成的,水會往上爬。

    回覆刪除
  3. 我不喜歡下雨天說
    最討厭經過大水窪而旁邊明明有路人或騎士,還硬是快速呼嘯而過的汽車。

    回覆刪除
  4. 六四是什么,你的侧导航栏字太大,把文章都遮住了。

    回覆刪除
  5. 和泡泡一樣,我也不喜歡下雨天...
    旁邊快駛而過的汽車噴起的水會擋住我的視線1~2秒,雖然我是坐車內,但還是很恐怖...

    回覆刪除
  6. 除非不出門,要外出遇到落水天都會感到不方便。可惜老天爺不會讓雨在深夜時段落下。 :p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