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留言攻擊,反應事出必有因?下篇
我將此事告訴一位高中同學,他的反應是:「似乎身為利益團體的成員,比一般人多了發言管道可資利用。」大學同學的確是經由關係人居中牽線給中央社,不具備一定的背景條件(國民黨黨員、臺大國發所博士班學生),關係人的注意力可沒辦法像千里眼一樣,能夠留意到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這也是想要追求名利之人會汲汲營營加入政黨組織、考取國立大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當成敲門磚。
日前被匿名留言攻擊的大學同學,告訴我他的國民黨青年團的競選廣告影片連結,看了之後發現他在臺大國發所碩士班時期還舉辦過滿多(學術?)活動。然而我的疑惑是,研究所學生的本分、專業是埋首書堆,還是說要彰顯自己很會舉辦事務活動?假如是後者,那研究所的主旨顯然遭到扭曲,但是卻有不少人利用研究所學生的身分包裝、行銷自己,模糊了研究生的本職學能就是學術研究、撰寫學術研討會的論文。
令人玩味的是這位博士生在中央社名家部落格所發表的一篇文章:《從「博士找不到工作」看念書的意義》。該文的第五段作者闡述博士生求學的辛苦,拿來對照作者替呂國華競選宜蘭縣縣長效力,以及目前參選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的行為,似乎與該文主旨有所違背。下文為原文第五段:
扛著臺大國發所博士班學生的頭銜參選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的選舉,我會懷疑當選總團長之後,扣掉總團長處理事務的時間,還有多少剩餘時間可以從事學術研究?之前臺大幾位女學生、女校友被該校校長說從事某些工作有些可惜,同樣地,以博士班學生身分參選總團長、投身選舉活動,本質上也是有些可惜。
很明顯地,國立大學的博士班成為某些人追求名利的敲門磚,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淪為次要地位,變相的在職專班?另外,某些教師的行為也是頗值教育學術界警惕,政黨一換再換,在必修課程閒聊個人靈修心得、罵三字經,伺機投身政治參選,受害的是繳交學費的學生。不管是學生拿研究所學位當成追逐名利的工具;或是部份不肖教師利用學術地位參加政治選舉,把學校當成落選的避風港,臺灣的高等教育、教育理念、淘汰不適任教師,教育部必須針對亂象謀求改善之道。
日前被匿名留言攻擊的大學同學,告訴我他的國民黨青年團的競選廣告影片連結,看了之後發現他在臺大國發所碩士班時期還舉辦過滿多(學術?)活動。然而我的疑惑是,研究所學生的本分、專業是埋首書堆,還是說要彰顯自己很會舉辦事務活動?假如是後者,那研究所的主旨顯然遭到扭曲,但是卻有不少人利用研究所學生的身分包裝、行銷自己,模糊了研究生的本職學能就是學術研究、撰寫學術研討會的論文。
令人玩味的是這位博士生在中央社名家部落格所發表的一篇文章:《從「博士找不到工作」看念書的意義》。該文的第五段作者闡述博士生求學的辛苦,拿來對照作者替呂國華競選宜蘭縣縣長效力,以及目前參選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的行為,似乎與該文主旨有所違背。下文為原文第五段:
『然而,若將學位當成是工作的保證,那就失去讀書的意義,賺錢的有無更不應該被用來做為讀書的價值判斷。取得博士學位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者,他們背後都有旁人無法體會的辛苦與淚水,當別人在嘻鬧娛樂時,他們埋首苦讀,雖不及懸樑刺股、韋編三絕,也是振筆疾書、勤思勤讀。尤其,夜晚時分想起對自己與親人的責任,讓這些文人學者肩膀上無形的壓力又增添了許多。』
扛著臺大國發所博士班學生的頭銜參選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的選舉,我會懷疑當選總團長之後,扣掉總團長處理事務的時間,還有多少剩餘時間可以從事學術研究?之前臺大幾位女學生、女校友被該校校長說從事某些工作有些可惜,同樣地,以博士班學生身分參選總團長、投身選舉活動,本質上也是有些可惜。
很明顯地,國立大學的博士班成為某些人追求名利的敲門磚,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淪為次要地位,變相的在職專班?另外,某些教師的行為也是頗值教育學術界警惕,政黨一換再換,在必修課程閒聊個人靈修心得、罵三字經,伺機投身政治參選,受害的是繳交學費的學生。不管是學生拿研究所學位當成追逐名利的工具;或是部份不肖教師利用學術地位參加政治選舉,把學校當成落選的避風港,臺灣的高等教育、教育理念、淘汰不適任教師,教育部必須針對亂象謀求改善之道。
在台灣念碩士班和博士班絕大多數的人不是為了學術研究的,就算是,環境也會將研究的熱情和鬥志消磨殆盡。
回覆刪除哈囉~ 新年快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