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懶得去臺北國際書展

臺北國際書展在上個星期日結束,原本打算要去看看,因為天氣寒冷而作罷,想去書展的念頭壓在腦海的不起眼角落。直到得知已經最後一天了,才驚覺書展的期間這麼短暫,下午一點多從臺中趕到臺北,應該也是快來不及,或是趕不上書展開放時間。或許我心裡根本就不想出「遠門」,只是那個想去的念頭一直不時浮現而已。
而去年的寒假我在桃園平鎮,中壢車站距離臺北比臺中到臺北更近,我那時也是想要去逛書展,想說買幾本折扣便宜的書。書展結束我還是待在家,會不去書展的直接原因是,該買的書已經在網路書店買到,網路書店會比國際書展提前舉辦折扣活動,只要坐在椅子上,動動滑鼠瀏覽網頁,輕鬆挑選想買的書就行,比親自到書展要來的方便與省時。可是心裡還是會想要親自去逛書展,看書展的現場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會不想去臺北國際書展的原因還有錢的因素,我不想支出來回的交通費用,和一百元的入場券。想到去臺北就像洩了氣的皮球,我不像一般人會崇拜、迷戀與讚賞臺北。基本上我討厭人口眾多的城市,我會認為人口超過一百萬的城市是很奇怪的,它一定容納更多膚淺份子、犯罪份子和拜金外來人口。也製造更多的垃圾、空氣污染,消耗掉龐大的水與能源,桃園縣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如果人口只維持在一百萬上下,不是現在數量接近二百萬的話,夏季枯水期就不用擔心過多人口消耗太多水。
而聽說書商抱怨低折扣讓獲利降低,消費者的購買力不如以往;書商也抱怨買書人口下降。我大學一年級開始踏入買書的不歸路,剛開始是買政治類的書,後來買的書開始拓展到小說。七年多下來,買的書已經超過七百本,我媽失業後,買書的衝動和想法也「被迫」改變。我媽說書已經夠多,就不要再繼續買,怎麼可能停止買書呢?頂多是買值得掏錢的書,可是什麼書又值得掏錢買呢?或是為何一定要把錢砸在書上?用借的不行嗎?
政治理論的書是一定要買的,而小說就不一定要花錢買,像是推理類型的小說看過一次,我其實就不會在看第二次了,例如:福爾摩斯小說、市面上的犯罪推理小說,這些書真的是被我束之高閣,可是作者後續出版的書還是會繼續購買,直到最後一本,或是不同類型的小說才會停止購買。這時我媽的說法就很正確,書不一定要買,尤其是看完就不會再讀第二次的書。
因此,就算我家擺放了好幾百本書,也沒立場鄙視極少買書的同學、鄰居與不認識的人。不會再讀第二次的書形同廢紙,砸下去的錢也拿不回來,而且還佔空位,賣給二手書店只能拿到三分之一的書錢,此時和不買書的人相比,買書就像玩股票被套牢一樣是個蠢貨!而家中無書就表示沒在看書嗎?知識不能用擁有幾本書來衡量,而是真正理解書本內容。家中藏書無數也許如同把萬貫家財深埋土中的守財奴而已。所以,有沒有花錢買書不是關注的重點。
書商賣書賠本,或是書賣不掉倒閉,也沒啥好抱怨、惋惜。為什麼一定要買書讓書商活下去?買暢銷小說充其量只是打發時間,讀完後其實沒有多大裨益,不然看完達文西密碼、魔戒與哈利波特後,會對人生、生活造成什麼正面影響?會增加知識(不是資料、資訊)?事實上,沒看這些小說根本不會有任何損失,一樣可以過的很快樂,生活照樣過下去。
如果重點是買書的話,那真的就不要浪費錢買書,能夠去圖書館借就盡量借。讀完一遍之後還會想再讀第二次的書,那才值得花錢購買,而不是被出版社的宣傳花招牽著鼻子走,我不相信暢銷書籍真的適合每個人閱讀胃口。但是膚淺的書卻能支撐出版社的生存,例如:不學無術的藝人出版的美容書、繪本、寫真書,這些可以直接送進焚化爐的書,卻一堆人購買。所以,假如出版社真的發行純知識的書,也只能靠小眾消費者維持其基本營運。
知識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出版可以賣掉的書。書展淪為叫賣、纏人銷售的市集也不為過了,這一切是出版社為了生存。
嗯.
回覆刪除原來還要門票啊...
我也是不喜歡人多的城市.
但是我就住在台北...縣/市(一半).
到人多的地方我就會頭暈.這也是我很少去展覽的地方.
我覺的書展才應該要免費才對...
还是喜欢去图书馆,免费啊!昨天买本剑桥雅思5去了RMB110,贵啊!
回覆刪除我住南投。。
回覆刪除有錢想去都沒辦法
你的邊欄不了耶
只看到標題
試過firefox跟ieㄌ
繪本啊,這種該送進焚化爐的書我倒是經常會買。^^"
回覆刪除不過買回去之後至少會翻過兩遍以上,因為要參考它的插畫技法,看它如何表現故事的鋪成、空間與氣氛。
個人是覺得並不是只有純知識的書才是有用的書,不同的人都有他們各自不同的需要與考量,有時候閒書也是可以內化成養分的。
不過我是很贊成「買書只買對自己有用,而且會想讀第二遍的書」這句話。:D
我剛好在這次的國際書展工作
回覆刪除我們是策展單位
累死了~~~~~~~~~~~
人太多了
站到都昏頭了!
書展已漸漸失去它該有的水準
= =~
痾…看來我好像是異類的樣子:
回覆刪除1.超近,騎腳踏車二十分鐘。
2.和同學一起去了動漫館。
3.學生票80,買了一本輕小說153。
說實在沒什麼好逛的。賞書,還是要遠離喧囂,細細品嚐,而動漫館是特例中的特例,畢竟對象是比較年輕的居多。但原本應該很熱絡的展場,今年感覺卻冷淡了。
不過話說回來,在動漫館買書真的沒有比較便宜,博客來卡實在。
給noid,書展要收門票,讓人進場購物還要收門票真的很怪。
回覆刪除給sz-iris,圖書館要多加利用,畢竟,有些書用借的就行。
給韋政,只要有心,在南投應該也是能去臺北書展啦。
給Jinny,我不是故意把繪本和藝人寫的書等同。我想我有小孩後,大概會買繪本給小孩看。哈~~~
給雅婷,大概是一年不如一年吧?
給岳父,羨慕你花一點時間就能快速到書展。我也是利用特價的時候在網路書店買漫畫。
我也是一半客家人耶
回覆刪除但是我不會說客家話
恩恩
很糟糕
我媽是桃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