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母親節嗎?
還記得國小的美勞課、國中的美術課,都會製作母親節卡片,做的卡片都不是很美觀,只是為了要應付老師的規定,不做好就沒有分數。拿回家給媽媽看,總覺得很不習慣,便匆匆把卡片放進桌子抽屜,隱藏這為母親節製作,但不是為母親製作的應付卡片。雖然我覺得是敷衍的作業,大人卻覺得很窩心。
有一張透明塑膠護貝的母親節卡片想資源回收,因為當時製作是隨便拿葉子、花瓣貼上,完全沒有把植物風乾的前置作業,只是急就章的草草完成卡片。想當然耳卡片上的植物隨著歲月流逝,慢慢由美麗的顏色,轉變成枯黑的難看色調,原來護貝沒辦法保持植物美麗的顏色。我媽聽到要把卡片丟掉,就說:那不是送我的嗎?幸好我沒一意孤行把卡片丟掉,畢竟卡片再醜還是存在一分心意。
高中的美術課就沒有應景的母親節卡片製作。到大學後,幾乎每年都是在電話裡跟我媽講母親節快樂,不過我總是故意裝傻,讓我媽明示今天是什麼日子,我才講出很應景的五個字。一位大學同學講起他小時候,質疑過為何要用康乃馨,而不是用金針花當母親節的象徵?有時候外國節日傳進國內,都未經過適當轉變以適應當地的文化,不然就是太過商業化,讓人覺得為什麼要過外國節日,意義在哪的想法。
母親節蛋糕?這是什麼東西啊?這當然是商人要賺錢的手段,搭配節日推出主題蛋糕,讓人購買過節。其它還有百貨公司化妝品、服飾折扣(這對女性倒是很實惠),母親節套餐之類的商品活動。要批評購買的人有時候覺得怪怪的,因為商人以推出商品賺錢為目的,消費者以其意志購買吸引他的商品。換句話說,沒有心的話,就不會買東西慶祝母親節;但是有心的話,就一定要花錢慶祝嗎?
我滿喜歡全球人壽的廣告,天心不時打電話給媽媽,媽媽說電話費貴不要常打,天心回說想跟媽媽聊天之類的話語,廣告最後是有事沒事都要關心父母。這跟一日節慶相差極大,孝心應該是不時表現,並非刻意在某一天表現,帶媽媽吃大餐、吃蛋糕、旅遊可以固定每週實行呀,親情更加濃密,而且更能促進商業發展。
覺得納悶的是,儒家很重視孝道,一兩千年來卻沒有形塑一個母親節的日子,這是為什麼?反倒是美國人提倡的母親節大行其道,提倡母親節的白人會比儒家文化下的漢人要孝順?漢人要靠西方白人的母親節才會知道母親的偉大?而外國人發動的母親節還包含和平、反戰的性質,以及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美國活動發起者母親的忌日,他將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定為母親節。
既然這天是某個人的忌日,不相關的人跟著一起「慶祝母親節」,不會覺得很奇怪嗎?我媽過得好好的跟外國人在湊熱鬧慶祝那個忌日,倒顯得有不孝的意味。可惜那位外國人不是出生在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地區,不然他不會自大到把他媽媽的忌日定為母親節,假如他真的有孝心,他應該要推廣儒家的孝道,而非母親節。
那當初在臺灣宣傳這個外國人忌日的人是在想什麼?儒家文化的孝是沒落到何種地步?
母親節的由來、母親節介紹
很多節日都被商業化了,這樣才有消費行為~
回覆刪除說真的,我超怕過節的~
我覺得母親節的情形還算好的了。
回覆刪除君不見情人節炒作得更離譜?一個瓦倫泰節過不夠,七夕莫名其妙也變成情人節,外加一個完全由商人創造出來的白色情人節,哇……
母親節、父親節的商業炒作沒有情人節那麼誇張,我猜是因為家長是家庭經濟支柱,所以比較不會亂花錢吧。 :)
回覆刪除interesting! i never knew that! heh many westerner only see their mum few times a year n mothers day is one of them, unlike the asian who prefer to stay with/or near to the parents to take good care of them!
回覆刪除我觉得有必要,母亲节那天问候下辛苦了多年的母亲,十分应该必要!
回覆刪除母亲节是肯定要过的!
回覆刪除我個人的部份是沒有任何節日的, 包括我的生日.
回覆刪除但有時在社會風氣之下, 也須要配合.就如同母親節, 媽媽重視, 所以盡 "孝心" 讓媽媽快樂.
至於情人節之類, 不管西洋or日本or中國, 我跟老婆說, 跟我們沒關係!
有孝心才會想要跟母親說母親節快樂 還好大家沒說我小人 :)
回覆刪除h呵呵,說得好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