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借書比機器借書有效率


陣子學校期中考,陪朋友去圖書館借書,一次借了卅多本。書本大多泛黃老舊脫頁,民國四、五十年出版的書,甚至更早的年代,這是私立大學政府挹注的資金不夠的悲哀?兩個人各自提著袋子從四樓走到一樓的借還書櫃檯那邊,那裡也有兩臺學校添購的自動借書機。借還書櫃檯的工讀生說要用借書機借書,於是我們就先去操作自動借書機。

我對借書機的印象不是很好,有時在圖書館會聽到出口的防盜設施發出警示聲響,坐鎮圖書館大門的工讀生就會上前詢問,有時會問是否有借書,回答有借書後,工讀生會告知可能是操作借書機沒有完全消磁,才讓防盜設施發出聲音。於是親自使用時便對這個機器有不信任的感覺。實際操作反而比較麻煩,尤其是大量借書的情況下,耗費的時間更多。雖然機器會吐出一張借書收據,卻不環保。

借書機的操作過程是拿出學生證,讓機器的紅外線掃描,接著輸入學生密碼(而螢幕的觸控式輸入的英文字母大小寫轉換按鍵不明顯),密碼確認後才能開始掃瞄書本的條碼,機器掃描的效率比人手拿掃瞄器要慢,借幾本書是沒什麼差別,但是借超過十幾本書花費的時間差距就增加了。後來是圖書館的職員看到我們操作的不順利,就直接叫櫃檯的工讀生服務,真的是比較省時間。還真是不好意思打斷他看書準備考試的心情呀! :)(原來每個人心裡都潛藏公務員心態。)

借書機的存在目的應該是舒緩借還書櫃檯人手不足的情況,像是十幾個人等著完成借還書手續,這時不想等待的借書者,就可以操作借書機,減少借還書讀者的等待時間。引進借書機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節省人力成本,少請工讀生就減少支出,也不會讓圖書館職員無所事事。不過有一個情形不知道要怎麼解決。

那天晚上借還書櫃檯是沒有其他讀者要借還書,而工讀生為了看書,或是「遵守」政策規定,讓我們領著卅多本書在自助式操作,而身後另一名職員則詢問是否密碼輸入錯誤,讓我們沉浸在嘗試錯誤的情境裡,不會說把書拿過來我幫你掃描。這位職員的存在目的是什麼?等九點十五分播放費玉清的晚安嗎?旁邊的工讀生很用功的在看期中考要考的科目,這真是一個孤立無援、冷清的場面。

有人可能覺得工讀生準備期中考很會利用時間、很用功,但是這卻是怠忽職守的行為,學校付錢請你工作,不是讓你坐領乾薪做自己的私事,這對繳學雜費的學生不公平。要專心準備期中考應該找人代班,不是坐在櫃檯納涼。部分教職員灌輸的錯誤觀念是元兇,他們灌輸沒事做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因為工讀生的薪水不是單位教職員口袋拿出來的,所以借花獻佛,讓工讀生認賊作父覺得教職員人真好。

部分教職員的心態確實需要導正,既然工讀生有時間做自己的事,代表該單位給工讀生的工作量不多,那麼表示該單位的職員在偷懶,學校等於支出兩份薪水,給職員和工讀生。這感覺有像公家機構要替代役幫忙做事,公務員善用上班時間買菜、逛街。這在政府、私人機構追求節省人事開支、增加工作效率的目標,顯得背道而馳。掏錢的冤大頭就是乖乖繳學雜費、所得稅的人。

你不生氣嗎?要怎麼生氣?

留言

  1. 以小见大了,台湾起码比大陆好,你要是来我们这,你还不给气死啊。我们这边的社会,真的麻木了。政府的钱都用来公车消费,吃喝应酬,建豪华办公楼,这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阿。公务员不是为民鞠躬尽瘁死的,都是在酒桌上喝酒喝死的!

    回覆刪除
  2. 顧櫃檯的工讀生是還蠻閒的~~不過想想才一百塊一個小時~讓他去吧!(對我來說那不算(涼)良缺,也不知道為啥很多人搶著去)

    PS:我還蠻喜歡機器借書的,人工常常弄錯!例如我不借光碟,還給我按成有~!ㄐ!

    回覆刪除
  3. 其實政府應該實行責任制,這樣比較能減少浪費行政資源.

    回覆刪除
  4. 從洛桑管理學院的競爭力分析, 政府效能是拖垮台灣競爭力的元兇.

    政府效能就像您舉的這個例子. 而我遇到就會和顏悅色的去糾正工讀生.

    回覆刪除
  5. 我们学校就是用三用证借书的,先扫描三用证,然后扫描书,最多借13本。
    也遇到经常不能消磁的情况,那时图书管理员就和你说以后这本书不要带到图书馆看就好了...
    我们学校的书还是很新的!老书基本没人借。

    回覆刪除
  6. 你好 意外連到您的部落格
    我今年五專要畢業了,很想考東海資管二年級,不知道你可不可給我一些之訊例如 學校 計算機概論 和 英文 一年級所用的書本版本
    感激

    回覆刪除
  7. 我自己是很少去學校的圖書館借書,真是不懂善用學校的資源。

    (給neil,你要問的書,那離我已經有好幾年了。建議詢問大二、大三學生。)

    回覆刪除
  8. 好巧,那天我就躲在你們學校的圖書館!

    回覆刪除
  9. 竟然人工借書比機器借書快?好差的機器.
    因為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就在家門前,有時去借書覺得很方便;它們也使用機器借書,一次最多可以放5本書,讓機器把書上的防盜訊號消磁,所以我以為圖書館都是這樣運作的.
    講到政府效率,唉,這就是我覺得最厭煩的.升上大四那年的暑假,我在行政院主祕室打工,幫忙做文書整理的工作,其實不過就是把每期立法院院會哪些立委提了哪些法案的會議紀錄整理造冊(只有日期`立委姓名和提案標題).裡頭的諮議或參事大概都是碩士級以上的公務員,年紀都還算輕,但做的竟是這種只需國中生就可做的事(不是全部,但我所接觸到的就是這樣);年紀大的,看起來六十歲,每天早上上班就是磨墨練毛筆字,11點半就下去員工餐廳吃飯,那年頭年肉麵一碗才15元.吃飽上來,從壁櫥裡拿出躺椅,當著我們幾個女工讀生的面把西裝褲一脫,就睡午覺去啦...4點半準備下班,有交通車接送.人是不錯的老人,可是就讓我覺得:人民公帑浪費在許許多多的公務員身上,大家的腳步都變慢,反正天地悠悠,政府又不會倒....
    許多事情若改在民間企業,根本一個人就可以搞定,政府卻可能聘了5個人在做.那之後,我對於當公務員完全敬謝不敏,因為對我而言,真的就是吃飽等死的感覺.當然對於喜歡穩定又不想冒險創業的人,公務員是個好選擇;但是,就身為納稅義務人的立場,政府其實應該做得更好.也不只政府單位,許多民營企業也是如此這般,過去近20年的職場經驗,讓我看到太多台灣競爭力逐步流失的現象.啊~講不完,不說了,結論還是:我討厭政治.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