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口憲兵學校三
在憲校開始要站哨了,穿迷彩服、戴憲兵的小帽、繫勤務腰帶(勤務腰帶的金屬片要用銅油擦拭),時間從晚上到早上六點結束,地點原本只有在一樓,有分正哨和副哨,正哨站在辦公室前的走廊,要接電話通知幹部,副哨只要上樓通知下一班站哨的人。後來加入彈藥庫和軍械室的哨點(外哨)。在連上站哨只要站一小時,不會覺得站哨時間難熬,只要提早十五分鐘準備。
站外哨就要提早半小時準備,要提早十五分鐘到行政大樓簽名,等幹部帶著去上哨,但是幹部是等到整點才慢慢出發,到哨點已經遲到十分鐘了,下哨也是要等幹部帶,要多花十分鐘才能回連上。白天站外哨要站兩小時,兩小時讓人站的發慌,不斷倒數計時還剩多久,所幸站外哨只有一個星期。雖然凌晨時段站哨可以補眠,可是補眠時間不到一小時,吃早餐前就要起床。
假日要派人留守,從一百又二人當中抽五十五人,我很幸運地沒中籤。中秋節假期中南部的人不用留守,改派住北部的,這樣住中南部的就不用犧牲寶貴的連續假。中秋節過後馬上面臨體能測驗,三千公尺我跑十二分四十秒,單槓只拉到十三下,仰臥起坐一分鐘四十八次。擒拿、莒拳(跆拳道)、奪刀、奪槍和齊眉棍,只要測驗其中一項就行。打靶要打九零手槍和六五式步槍。測驗結束便要準備國慶日的鎮暴演練了。
龜山憲校的靶場在林口鄉某處,一大早起床就急急忙忙地食飯,準備各項裝備,趕在七點左右出發。一群人穿著迷彩服,頭上戴著有上偽裝帽套的憲兵盔,肩上背六五式步槍,腰際掛著裝飾用的金屬水壺,在外掛刺刀、瓶裝水和上衣背後有憲兵字樣的雨衣包。走在路上不時喊著靠右、靠左、快跑、踏步走、四路、二路和小心車輛。路途發現林口、龜山交界的交流道附近的土地,零星矗立公寓大樓和透天住宅,泥土地慢慢變成建築用地。
打靶比新訓多了耳罩,就不用擔心震耳欲聾的步槍槍聲,九零手槍的槍聲真的很像放鞭炮的聲音,可以體會新聞記者採訪槍擊案附近居民的說法了。步槍認真瞄準靶心都會命中,而手槍的話就不一定了,憑感覺大概瞄準然後擊發就會打中得分區塊,認真瞄準反而會打不中,九零手槍的練習次數只有一次(次數誇張的少),第二次就要驗收成果(還好有及格),結果連上的總體射擊成績是最後一名(一梯只有三個連打手槍),連長(中隊長)因為射擊成績不佳怒形於色,這錯不在學兵身上吧!
練習次數稀少,射擊要領也未確實教導,就理所當然希望射擊成績亮眼,成績差就怪罪受試者,幹部的腦袋到底在想什麼?在訓練場還有體驗催淚彈,在密閉空間待卅秒後離開,每個人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就像胡椒粉灑在臉上似的,教官說刺痛部位不要去擦拭,接觸會讓刺痛感加重,只能站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等催淚彈的成分消退。
體驗催淚彈可以讓人在未來的抗議場合有所準備,也讓人了解到政府握有壓制抗議民眾的有效手段、工具。保持冷靜對於參加抗議活動的民眾絕對是明智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