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口憲兵學校五


山校區的憲兵學校公差很多,這裡學的東西不多,出公差所耗費的時間倒是頗多的。幾乎每次集合都會有別的中隊的分隊長出現,然後分隊長就會撥出所需人數支援,完全不會告知要出何種公差,有不受尊重的感覺。公差大多是要搬東西和打掃環境,尤其是颱風走後更是需要動員大批人力,或是當臨時的打飯班,幫忙裝飯盒讓在訓練場的同梯有飯食,幸好不用洗上百個飯盒。

剛開始有對學兵測試體能,依照結果分成甲乙丙三組,體力好的甲組是出公差的第一選擇;乙丙組就是每天要練體能,這對甲組其實不公平,為何體能好就得犧牲運動練習的時間,體能差的就不用出公差?出公差應該要隨機分配才對,我因為想運動,上過這種當之後在運動時間自動留在乙丙組,感謝甲組的人沒有向分隊長檢舉我偷機取巧,但是會有人不滿啦。

憲校沒有器材班,急救器材被稱為三寶,只要三個人拿就行,新訓的器材班經驗讓我感嘆。打飯工作是每星期換一個班,雖然會有八個班輪不到,總是比一個月都是同一批人要好。我剛好在結訓前一周輪到打飯班。六、七個人推著兩臺推車沿著柏油路面(也是操場跑道)到餐廳,因為還有其它中隊,所以晚一點到就會排很後面,再加上有時廚房出菜時間比較慢,等待的時間會更久,那時怎麼沒想到要帶本書去打發時間?擡裝飯菜的鐵桶、鐵盒到推車上,便回隊上準備張羅給大家。

要先幫幹部盛好餐盤,菜量要多一點,不能把有點小瑕疵的不銹鋼碗盤、湯匙給幹部使用,等幹部用餐完畢後要幫他們到剩菜剩飯和洗餐盤,以及洗裝飯菜的鐵桶、鐵盒和倒廚餘,廚餘分成湯汁和固體,湯汁就直接倒入水溝。全部處理完畢後再把餐具送回廚房。雖然三餐都要重覆這些程序,但是不會比新訓的器材班要煩人。颱風天只要等軍用卡車把飯菜送到教室外面就行,颱風替我們省去跑到餐廳排隊、運送的時間和氣力。

國慶日的勤務和前兩三次練習的日子,編餘人員在大家清早回來補眠時段出公差,要當打飯班、要打掃,編餘人員不到十個要完成十幾個人份量的工作,可以說比去臺北市浪費時間、犧牲睡眠還累人。不知情的人在大兵手記抱怨編餘人員不用出國慶勤務,卻不知道他們也是很忙的,這也是人性黑暗面吧?誰都想偷懶,卻見不得別人好。其實這種事嘴巴講講就好,寫在大兵手記反應給幹部,幹部道出實際情形後,抱怨者當然是不會想當編餘人員,而且心態上透露出不尊重人的意味。

之所以我沒有成為抱怨者之一,是因為同班十二人就有三人是編餘人員,都是因為健康因素(開刀、重感冒)。假如怕被其他人「誤會」而逢人必講成為編餘人員的理由,一來顯得小人;二來也沒這個必要,又不是活在他人的閒言閒語底下,再說關係、交情也不到一定的程度,更沒必要和那些鑽牛角尖的人交朋友。只要自己問心無愧那就好。

留言

  1. 部隊應該還沒人性化到可以聽mp3??不然用聽的也不錯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