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圖密碼讀書心得
這本書是以《天下諸番識貢圖》為發端,產生對於古地圖描繪美洲、澳洲大陸的疑問,究竟是歐洲白種人,還是中國人先發現新大陸。著者經由資料搜集、比對與驗證,一一闡述、解釋地圖帶給眾人的歷史大哉問,論述中國人早於歐洲人發現新世界的證據。
學校教育所傳授的歷史知識不會灌輸未經「證實」的稗官野史,想獲得更廣泛的歷史觀只能自力救濟博覽群書。而廣泛涉獵各種歷史書籍需要時間及興趣,這也是古地圖密碼一書作者展現出來的成果,透過作者費盡心思的融會各類史料,與自己的邏輯推論,帶給讀者一次顛覆既有歷史常識的閱讀新發現。
既有觀念妨礙人們接受事物以不同解釋呈現的樣貌,比如:擁有現代科技的船隻繞行地球一周的時間不算短,古代中國人探索遠在天邊的陸地花費時日為何?食物和飲水怎麼補給支撐曠日廢時的探險?冒險探勘世界各地的探險者、秀異奇才在平安歸鄉後,他們在異域的見聞怎麼未如神話故事般,經由民間廣泛流傳?記錄奇風異俗的歷史典籍也湮沒在浩瀚經籍裡,受到後世遺忘。
要是那些率先發現新大陸的古代中國人,早於歐洲人殖民新大陸,毒品、黑奴的問題可能不會發生;假使歐洲人無法染指新大陸,缺乏巨大商業利益引起科技需求,或許科技的歷史發展腳步會因而變慢。歷史無法擁有這麼奢侈的萬一、假使與如果,書中敘述的中國古代科技發展遙遙領先世界其它區域,至明朝開始停滯,導致清朝中葉之後,令人不忍卒睹的白禍侵門踏戶的難堪歷史!
深切期望在探索太空這塊還未被白禍完全占據的新領域,中國大陸能夠後來居上,並且遙遙領先其它白種人國家,如同明朝之後的歐洲一樣。也希望取得月球、火星的主控權後,是以中文為最主要的星際通用語言,假使仍然自我矮化體貼使用其它外國語言為共同溝通橋梁,那即失去在太空探索後發制人的意義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