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寒假實習心得中篇
交通隊實習一星期,剩下的日子就是在派出所實習。寒假實習碰上春安專案,所長利用勤教時間提醒還沒有達成績效目標的警員。非都會區的派出所要達到績效案件數量,有一定的困難,青少年聚集吸毒的娛樂場所稀少,要查獲吸毒者就難了;轄區多為鄉間小路,車流量不比市區,酒醉駕車者的比例跟著降低,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抓酒駕,印證了績效領導工作態度。假如沒有要求績效,警察的心態可能不會那麼積極吧?
警政署提出的專案計畫,出發點良善,目的無非是要嚇阻、查緝特定期間計畫作案的犯罪者,壓制蠢蠢欲動的犯罪發生;可是到了基層就變形走樣,平時養案以備專案績效數量,或是績效達成後,不再繃緊神經賡續查察容易肇生的犯罪,似乎這些犯罪隨著春安結束、績效完成而消彌無形,決策者應該要修正部分昧於現實的政策規畫。
首次接觸家暴案件,此類暴力(精神、肉體)行為是隨機發生於各種家庭,不單單出現於經濟條件差的家庭,經濟狀況良好的家庭也會發生。看著學長詢問受害者製作筆錄,告知有關權利,且要安撫其情緒,以及判斷案件的嚴重程度,通報社工單位安置,或申請家暴保護令,防止再度發生可以避免的家暴行為。
深夜勤時段,執行巡邏勤務的警員,帶回一名在外逗留的智力障礙民眾;白天則有智力障礙民眾,從社福機構跑到派出所「求助」,拜託警察帶他回家;偶爾有精神異常的民眾打派出所電話騷擾、謾罵。遇到這些身分特殊的民眾,除了有同情心,更需要耐心了解他們辭不達意的需求、目的,從而解決他們的困難。另外,可別輕視智能障礙者察言觀色的能力。警方對於打電話騷擾派出所的精神異常民眾,似乎缺乏有效的反制措施,譬如:以妨害公務的理由,將其強制送醫、移送法辦。
公寓的租賃住戶居多,即會演變為治安不佳的區域。派出所時常接獲報案電話,前往某區公寓處理問題民眾,公寓不如透天連棟房屋,住戶、出入分子單純,常有治安顧慮人口、問題外來人口藏匿其中,惡化當地的治安狀況,也降低居住品質,帶給本地人困擾。家戶訪查淪為虛應故事的勤務,根本無心一一訪查公寓住戶,集合式建築成為破壞治安的淵藪,何不將訪查重點擺在有再度犯案可能的治安顧慮人口身上呢?
巡邏勤務,所長發現一名使用公共電話的民眾,認為他有喝酒,簡單與他寒暄幾句,目送他騎乘機車離開,所長立即指示追上去攔截取締。追躡過程發現對方車速飆到八十公里,巡邏車開啟警示燈和警笛命令騎士停車受檢,騎士只好停車接受臨檢,用警用小電腦查詢個人資料發現係治安顧慮人口,有毒品、竊盜和贓物等前科記錄。
這位民眾還在管制期間,卻沒有定期到警察機關報到驗尿,顯示更生人出獄後的輔導追蹤工作無法確實執行。批評這項缺失,政府會說人員、經費不足(政府機關卻每年都有硬體經費趕著核銷);該名民眾在派出所驗尿,結果顯示陽性反應,表示出獄後仍然持續吸毒,監獄的矯正輔導根本無用,完全無法讓吸毒者真正戒斷毒癮,卻還認為矯正受刑人有一定的效果存在。但是,無廉恥(竊盜、毒品)的犯罪者出獄後,仍舊會伺機犯案,成為破壞治安的不定時炸彈,枉顧無前科民眾之身家財產安全。
1.看你描述的內幕越看越覺得台灣警界真的是績效導向...績效做到了就放著不管了。 更令人吃驚的是你提到還有押案等到要充績效的時候再拿出來用這個真的很要不得耶! 你這樣寫出來以後萬一被同事還是主管看到會不會有事啊!?
回覆刪除2.政府經費該花的不花~卻年年發在硬體設備增設上? 這到底是為人民好還是圖利某些人?
寫的養案拼績效的情形是所有派出所的普遍現象。
刪除看到就認了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