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錢省點花



因為失眠,所以睡的比平常要晚很多,大約睡到上午十點多才起床吧!下樓想要吃早飯,發現沒什麼可以吃,電冰箱冇特別準備早上要電鍋燉的食物。馬上猶豫是否要去便利商店覓食?正在算計去便利商店買麵包所需要的來回時間,屋外就傳來了響亮的廣播叫賣聲,「好吃的蚵子麵線來了唷!」福佬話發音的叫賣聲(此區為客家莊,不知為何捨棄客家話的廣播叫賣?也不知有無人跟他反應這怪異現象。),一輛現在不多見的改裝車子。這時的我,只好捨遠求近囉!立刻拿起躺在抽屜的硬幣,衝出門去買一碗來果腹,重要的早餐就這樣簡單地解決了。不過仔細想想卻有點浪費錢,一碗要價新臺幣卅元。

一碗蚵子麵線卅元,沒想到蚵子麵線又漲價了,而且碗也縮水了。直覺想到,現在經濟不景氣,不少人都在喊日子難過,這要賺別人錢的行業,理應維持合理的價格才是,沒想到也跟著漲價,這樣生意的收入會增加嗎?應該不會吧!雖然進貨的原物料成本也跟著上漲。我想只會越來越少人買,除非情況不得已才會買〈像我這懶惰的冤大頭〉。誰要浪費辛苦賺來的錢呀!

我猜那個流動商販(可能無營業登記,逃漏稅?),生意應該不比從前吧!怎麼說咧?每次車一開到我家這巷子,停留時間總不超過五分鐘,來心酸的嗎?我不知道,但是就是沒人會去買,夠心酸吧!不知那個商販有無想過漲價真的划的來嗎?再加上出現的時間,一般人都已經吃過早飯了,而且又不是選賣豆花的商販出現時間,賣豆花的出現時間是選在食午飯前一小時左右,那時大家都開始有些飢腸轆轆。不曉得他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他到底少賺了多少錢?

或許他也有成本考量吧!製造蚵子麵線的材料費、燃料費可能也漲價了吧!所以不得不跟著漲價?但是也考量一下消費者的荷包吧!百貨公司都打折(打折之後還有賺,那到底坑了消費者多少錢?折扣戰只是玩弄數字遊戲?),以提高購買率了。所以請別胡亂漲價吧!

希望不要亂漲價,表示消費者是處於被宰割的位置,商人是最後的贏家。可能某項商品是必須要消費的,例如: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就算漲價也得要硬著頭皮,一邊抱怨一邊從荷包掏出辛苦賺來的血汗錢。非必要消費的育樂方面的娛樂需求,消費者覺得經濟景氣好時,就會大方地娛樂消費,滿足生理上的感官享受。靠花錢來獲得短暫的快樂,的確是蠻有趣的人類行為。反正,只要有利潤,殺頭的生意商人也會搶著要做,消費者始終是最根本的冤大頭。

錢要用才是錢,賺來的錢要會花,錢才有錢的存在價值。批判守財奴、鐵公雞視錢如命,不懂得善加運用金錢。可是,每個人賺的錢他要怎麼運用是他家的事,就算他是一毛不拔的守財奴又怎樣?錢財不會因為不花而變成廢物。又評論說如果每個人都不消費,那麼經濟要怎麼維持運轉呢?那說穿了是表示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是鼓勵消費嘛,不消費的話,資本主義經濟就會瓦解。許多人大概會因此失業耶!那表示這個社會的人口過多,造成維持這個社會的不經濟,才要靠鼓勵消費來保持經濟的正常運作。因此,治本之道是達到人口零成長,甚至是負成長的狀態。人口減少或許能夠消彌一些經濟、社會問題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