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感想

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份,我在一本電腦雜誌裡看到介紹這個外國部落格的文章,興高采烈的註冊使用趕搭這流行的網路趨勢,那時候的寫作習慣是想到主題才寫,時間間隔可以隔很久,七、八個月下來寫了近廿五篇文章,可以說非常自由自在地「經營」部落格。第一個部落格不像現在這個,完全沒有附加在邊欄的小程式、標籤貼紙。只能說是緣分吧?現在這個部落格的「外掛」總是恰巧逛到有我需要東西的部落格。「經營」的動力經常被新發現所加強,心思卻也被這個部落格所綁住,想要讓它更華麗,無形中這慢慢造成不自由。

每個月固定十五篇的文章,字數不低於一千字,看似一種基本的要求,卻也是一種限制。明明是想寫就寫,文章篇幅不拘,卻把自由搞成不自由。認識的人的網誌不固定刊出文章,可能一、二個月無文章。篇幅有些只有寥寥數行字;有些是長篇大論。又不是參加作文比賽,我在自我設限做什麼呢?有時欽羨無網誌的同學不用陷入非必要的漩渦,可是他們也有喜好的事物會佔去他們的時間吧?我甚至還庸人自擾想到當兵要怎麼辦?新兵訓練會有一個月沒辦法貼文章耶!似乎這是天要塌下來的恐怖情境,我只能說:「我夠了沒?」

玩部落格有什麼成就?什麼是成就?一定要有成就?有很多人瀏覽說你文章寫的不錯?或是參加中國時報的部落格比賽得獎?時報的比賽得獎拿到錢這的確是小小的成就。或是把部落格的版面弄得很華麗與外掛很多小東西?或是瀏覽人次非常多?有些部落格作家確實靠著高人氣而賺到不少錢,這是令我眼紅的。還是網誌會讓人覺得自己是個優雅的小資產階級份子?可以用看似具有個人風格的文章來包裝自己和欺騙他人?可是,為什麼不能毫無顧忌的自我滿足呢?

曾經在某網站的新聞臺首頁看到一篇港澳人士所寫的文章,內容大致上敘說知名藝人的網誌,只是擺擺樣子罷了,沒用心經營,只是貼些公開行程和演藝消息的垃圾資訊。我在想知名藝人賺大錢都來不及了,個人網誌的經營與否就顯得不太重要,批評藝人著重金錢利益有一種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感覺。網誌被攤在公開環境,自然會有讚美與冷嘲熱諷隨之而來,端看網誌經營者重不重視這些正反意見。

部落格象徵民主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向眾人發聲,每個人都有權力、權利成為發聲者,成為公眾人物,批判惡劣政客。除了菁英的發聲能被眾人矚目,民主時代都有機會發聲的庸庸之輩,只能被其他庸庸之輩所圍繞與互相淹沒。民主時代可以保證每個人都可以發聲、行動;但不保證每個人都能成為菁英,不過卻可以讓自己是想像的菁英。民主時代的菁英不過是平庸之輩所推舉出來的。畢竟,菁英是被塑造出來的,當然菁英是能夠被抵制的。只要能適應體制內的規範,就能取代眼前的人。

只不過是個網誌而已,那就繼續發聲、順其自然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