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心靈觀後想法

文詠的小說《危險心靈》只翻了幾頁而已,公視播的危險心靈八點檔是從後面才開始觀賞,內容大致是描述男主角拒絕繼續到學校老師開的補習班補習,進而向政府相關單位檢舉該位老師的違法行為,導致師生衝突與部分學生抵制男主角的後果,最後的發展是一切又回歸「原狀」,男主角變得沉默寡言。

我在國小三年級參加學校老師開設的才藝補習班,那時是學習如何使用電腦,電腦的作業系統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當時學電腦算是一個時髦的行為?還記得學電腦後向爸媽要求買電腦使用,好險爸媽堅持不買,不然現在會覺得非常浪費錢。國小四年級則參加班導師的書法班,也不過就是練練書法字消磨時光,書法字寫得不怎麼好看,宣紙、墨汁和毛筆倒是賠了不少。五年級那年參加四年級導師開設的美語補習班,學些英文的皮毛罷了,只是那時學了英語不知道要對誰講?競爭力因此而提升?

升上國中,數學、英文和理化老師都有開補習班,甚至連音樂老師都加入這補習市場。我沒有加入這補習班行列,但是還是不免俗的到私人補習班補數學,補了一年半的數學,成績始終未見起色,在國三那年毅然決然放棄補數學,主要是不想再聽父母嘮叨補數學成績還是差強人意,而且每個月要支出三、四千元的補習費,累積下來也是蠻嚇人的。其他人當然是繼續補習加強高中聯考的戰鬥力。還是有會考試的同學沒有補習。後來的高中生涯也是拒絕加入補習歪風行列。

高中聯考的成績分配到省立陽明高中,我媽非常不高興,他覺得我一定要考到中壢高中,為此我度過數日難過的日子。爸媽覺得我要是國三那年有繼續補習就會考上中壢高中,我聽了不置可否。撇開中壢和陽明的排名,讀中壢高中是可以省下不少通勤費用和來回時間。考到省立陽明高中後也沒有參加中壢高中舉辦的轉學考。大學聯考成績分配到東海大學,歷史重演一遍,我媽非常不高興,他覺得我怎麼會考到私立大學?對於賺辛苦錢的勞工家庭來說,就讀私立大學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學雜費就比國立大學貴了快三分之二的價錢。如果全臺灣的考生沒有補習或許我會考上國立大學吧?

國小補習我覺得是打發時間的目的為主,待在家裡也沒啥好玩的,不是看電視就是和兄弟打鬧,讓小孩去補習至少可以圖個耳根清靜,多多少少接觸些新奇事物。對於學校老師違法私設補習班沒有厭惡心態。國小畢業那個暑假無參加國中先修班,瘋狂玩到開學註冊日。國中的我不知何時開始非常討厭那些開補習班的學校老師,動念想要去檢舉學校老師開補習班,爸媽就說不要沒事找事做,而政府也缺乏宣導要如何檢舉學校教師私設補習班。我就這樣瞧不起那些老師直到我國中畢業。高中階段,仍然有學校老師在外私設補習班,情況比國中要少很多,大概是連鎖補習班的「名師」比較有號召力?

一般人會覺得學校老師開的補習班比較可靠,小孩交到老師的補習班可以放心,卻缺乏最重要的法律觀念,學校教師不得私設補習班。那些參加補習的學生也不覺有任何不妥,反正能考贏其他人是最重要的。老師都做出可恥的事,如何要求人尊師重道呢?學生在求學時期都卻乏基本的良知,以後出社會真的能改善社會不良風氣嗎?學生、家長與老師都在當鄉愿,卻又大聲嚷嚷升學主義壓力過大,教育改革再怎麼改;教育部長換幾百個都會失敗!

很少人會像危險心靈的男主角勇於檢舉教師的不法行為,也少有家長會支持小孩幹這種事。雖然危險心靈道出教育制度下的黑暗面,卻無法產生實質的影響,徒留唏噓。少數人根本無法撼動這社會歪風,因為一堆家長、學生前仆後繼加入這共犯結構。別再說臺灣的升學主義、教育制度不好,這是誰造成的呢!

留言

  1. 我媽和你媽相反,
    有學校讀就好............

    回覆刪除
  2. 我媽應該是著重經濟能力考量。還好我沒被逼去重考。

    回覆刪除
  3. 我們家也是有學校就好的家庭~XD
    這本書我也有:P 還不錯看
    電視劇就沒看過了

    重點還是.不管電視劇或是書.我覺得對這社會的教育觀其實沒什麼幫助.就算侯文詠的白色巨塔也被拍成電視劇大賣.但是還是一樣.沒有人會去正視他的其他作品.最多也只是念念書名帶過而已...尤其是那些和他們理念相反的作品.

    回覆刪除
  4. 既得利益者很難撼動,很多人也想循著相同路徑獲利。少數堅持理想的人反而變成傻子。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