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書苑搬家

剛剛看到大度山之戀的某個看版,有一則訊息是東海書苑的網誌網址,點進去看了一下。原來是位在東海別墅裡的一條小巷子的書店要搬家了,也公佈新店地址與招募會員的計畫,該店老闆希望東海書苑這個獨立書店能夠持續經營。
我去過十幾次而已,只在那裡買過幾本書,大部分都是去看看有哪些新書上市,再到折扣較多的網路書店購買。剛開始會把東海書苑誤認為是在學校裡面的敦煌書局,兩家書店都提供訂購教科書服務,至於大量訂購的折扣是否相同我就不清楚了。但是,這兩家書店的差異是必然存在的,一是屬於個人經營的;另一是屬於連鎖企業的書店。出現在東海別墅的新學友書局和金石堂書店都關門大吉。
大型連鎖書店販賣較常見的商品,看不到好聽的客家音樂專輯存在,販賣自以為有格調與市場需求的輕音樂(誠品除外,雖然它被陳永淘批評壓榨獨立唱片)。我在東海書苑就看到比較冷門的音樂商品,例如:陳永淘、交工樂隊與等待新主人的二手唱片。東海書苑賣的書籍比較偏向知識性與文學性,找不到演藝人員寫的垃圾書籍,有些書的確是不值得浪費時間翻閱;沒必要花錢購買。這或許也是獨立書店的經營困境,曲高和寡導致來店消費的顧客自然就少。
我不覺得東海書苑搬離東海別墅很可惜,因為就我個人來說,它的存在與否對我來說不重要,網路書店比較便宜何必到不開發票和折扣只有九折的書店消費。書店就是在賣書,它的可取代性很高,買相同的一本書任何書店都可以購買,除非你的折扣很吸引人。在臺北國立師範大學附近的水準書店是一個顯例,基本折扣都有八折,有些書籍還可賣到七折至七五折。不開發票沒關係,但至少你的折扣要吸引人,只是在強調本身是獨立書店意義不大。連有開發票的政大書城都有八折的折扣。我知道書從臺北運到臺中要多負擔運費,但這可以想辦法克服,而不是要顧客遷就你的獨立書店經營處境。
至於那些發出東海書苑搬離東海別墅很可惜言論的學生,誰知道他們一個月花多少錢買書?又在東海書苑消費多少?無消費而希冀需要營業收入的書店待在缺乏消費者的地區,是一件很自私的想法,口裡說著可惜而本身毫無實際行動,卻叫別人幫忙支持、購買書籍,來幫你留住地點對你很方便的書店嗎?大家都很理性,沒真的出現瘋狂支持的舉動,因為這不是明星球員的授權商品,全無任何增值空間無法獲利。只有利用書店搬家期間老闆給的特別折扣買書,由此可見書價打九折根本無法吸引人。
東海書苑的新構想有會員制,會員可以獲得書店營運所產生的盈餘,這還蠻吸引人的,既可幫書店募集資金,又能夠讓會員對書店更有向心力,形成生死與共的互賴關係,很像股票上市公司發行股票集資的作法。這措施比燦坤好很多,燦坤也是要花錢加入會員(使用聯名信用卡就不用),會員期限到了還要再花錢入會,屬於耐久性消費財的電器產品有誰會固定購買呢?加入會員反而不理性。更缺乏分紅的概念。
只不過常有藉募集會員資金日後發生倒閉的負面新聞報導,我對這種募集會員的行銷手法是敬而遠之。東海書苑搬離東海別墅,就只剩下東興書局在獨撐大局。始終處於法律假期的東海別墅將會以違法路邊攤、爆滿的愚蠢路人、紅黃線停車和商家路霸,變得更面目可憎!
嗨!你好!
回覆刪除谢谢你在我搏客上留言。
我三月在台北买了好多书,都好便宜哦!好想再到台北逛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