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棒球金牌;隊員名利雙收

十二月七日開打的臺灣、日本棒球金牌戰,臺灣的職業球員遭遇日本的業餘球員,贏的不怎麼輕鬆,從一路落後到最後一局反敗為勝,讓觀看球賽的觀眾處於膽顫心驚的緊張狀態,而再見安打則讓人大呼這場球賽值回票價。為國爭光雖讓人心情雀躍,但是高達七千萬的獎金卻讓我鬱鬱寡歡,金牌雖然亮眼,卻蒙上七千萬的陰影!
銀牌的獎勵是每位球員一百五十萬,金牌則是三百萬,如果少了林智勝那支再見安打,獎金就只能拿到一半,因此,林智勝那支安打可說是價值連城。但是聽到林智勝說好在有揮出再見安打,不然獎金就少了一百五十萬,不禁讓我懷疑他們到底是為了三百萬打球還是為了金牌打球?如果金、銀牌都是相同獎金,他們的求勝意志還會同樣堅定嗎?假使政府取消比賽獎勵,旅外球員會願意接受國家徵招?如今旅外球員不只能拿三百萬,連五年管制也取消了,還可以服人人稱羨的十二天補充兵役,政府為了追求國家榮譽,而打破國民義務的公平性實在不可取。
那些人到國外打球只不過是要追求個人「錢途」,留在國外躲避兵役,而回到臺灣怕被政府抓去當兵,臺灣政府還要用拜託的態度請他們回臺灣為國效力,為了遷就他們的個人因素,而讓他們耍特權只當十二天的補充兵,這看在像我不能耍特權的一般民眾眼裡,自然非常不是滋味,贏得金牌能拿三百萬元,又能解除五年兵役列管,這待遇也未免太好了,雖然比一些人使用卑劣的手段(短時間暴肥、暴瘦,裝心理疾病)逃避兵役要光明正大。為何臺灣政府一定要追求有旅外球員的最強陣容?而不是用全部在地球員呢!不靠旅外球員贏球才能證明臺灣的棒球實力。臺灣政府何時才能強悍地拒絕徵招旅外球員?而對本地球員有信心。
七千萬的獎金撥給基層的體育單位應該是天降甘霖啊!電視廣告播王建民呼籲善心人士捐棒球給國小棒球隊,這似乎透露出政府和一般人一樣是錦上添花的,最需要政府資金挹注的基層體育訓練單位備受政府漠視,等到默默無聞的人一舉成名天下知,政府便搭順風車採收這別人辛苦耕耘的成就,搞的好像這榮耀是政府培養出來的。亞運棒球的七千萬或是奧運金牌的一千萬,若能真正投資在基層體育單位,應該就不用搞出這表面看似感人,本質上透露出政府短視近利行為的王建民呼籲民眾捐棒球給國小棒球隊的公益廣告。
前三名有高額獎金可拿,那拿不到前三名怎麼就沒有處罰標準呢?處罰不一定要罰錢啦,可以用禁止出賽或是訓練經費縮減作為處罰手段,像這次參加杜哈亞運的男籃,和中共男籃比賽打的荒腔走板,糟蹋政府挹注給男籃的資金,反而是缺乏眾人注目的女籃打出水準,男籃的偏差心態應該好好處罰!處罰的想法是很荒謬,沒有前三名要處罰,那誰還要為國爭光呢?古代的將軍帶兵出征作戰失敗會被砍頭,得勝則會封官加爵,政府如此行事才是賞罰分明,一味的獎勵而缺少處罰,只會培養出像男籃那樣心態有問題的運動員。
如果中華棒球代表隊只拿三百萬,我到是覺得這可以接受。建議政府可以放棄男籃,轉投資女籃。體育獎勵辦法該考慮修改了。
the baseball is the official sport of my country
回覆刪除先說一下我是Noid...
回覆刪除這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或許林老大的那句感言不恰當.但卻很實在.如果今天得不得牌.政府都沒獎賞.那誰願意去打?反之.打不好還要被罰.誰要去?
所以.沈大.國家需要出頭.運動員需要錢.各取所需.也沒什麼錯.或許銅臭味重了一點.但是.這就是資本主義啊...
看開點~:P
害我以為有新的讀者。 :P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