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

五歲時從高雙里的高山下搬家,搬到莊屋的某條巷子裡的某間房子。巷子出去是某某路,某某路和中豐路則算是平行的兩條交通要道,不過中豐路比較熱鬧,聯接中壢市與龍潭鄉。
現在我還是不曉得家人為何捨近求遠,讓我和我弟讀中壢市的私立晨光幼稚園,而不是就在附近的私立北勢幼稚園。可能是晨光幼稚園擁有室外遊戲的場地;北勢幼稚園則只有一棟建築物,活動空間完全在室內,先天上難以克服的劣勢。
搬新屋後,家人是先賃屋而居一段時間,後來便籌錢買下隔壁的房子,民國七十六年買下的二層樓透天屋要價八十萬。買下隔壁的房子後,原本住的南島語族就要搬到另一間房子(三間房子都是黏在一起的)。兩家就開始結怨,我媽跟我講隔壁「好」鄰居把家裡放在頂樓的食用植物灑上大量食鹽,而好計較的我就把對方水塔的水全部放光(可惜那時是用井水)。
我家大部分時候處在敵暗我明的狀態,有時大門的門把會被隔壁小孩吐口水,以及位在防火巷的後門會被鐵釘卡住掛鎖頭的洞(這樣門就打不開)。或是故意把水果皮剝在我家門前的巷道上,教子有方的家長看到後訓斥他們要收拾乾淨(我猜是做的太明顯了)。
有一次印象很深,隔壁半截入土的老人發重病,從二樓窗口往一樓持續吐濃痰,覺得很訝異怎麼他家人沒給他準備容器裝他吐的痰,除了糟蹋環境衛生,也作賤自己的教養。這真是典型的上樑不正下樑歪的家庭教育典範!全家巴望著隔壁鄰居趕快搬家,隔壁鄰居租房子到我國三那年才捨得搬走。
我家這條巷子的鄰居水準參差不齊,通常安靜的鄰居住沒多久就搬家,擾人安寧的租屋客大概有自知之明,能窩多久就窩多久,別的地方可能馬上就下逐客令。
不過我家這條巷子還是有優點的,未加蓋的防火巷在臺灣應該是瀕臨絕種的景觀,只有最後一間住戶把防火巷加蓋(超想檢舉)。這對大部分以惡小而為之的臺灣人來說,應該是大惑不解的事吧!這條暢通的防火巷可以歸因於好幾間房子都是出租的,再加上屋主的親族都習慣「走後門」,如果防火巷被堵住了,他們就要被迫光明正大走前門了。
這巷子還窩藏一間超小型家庭職業賭場,經營十來年後,開賭場的鄰居因身體健康惡化,才金盆洗手賭場關門大吉,後來就搬家了。警察來過幾次都沒把開賭場的鄰居抓走,卻瀆職放任不管。
我家附近還有一座埤塘,埤塘旁有一間伯公廟,廟前是片開闊的稻田,稻田往前走十來分鐘後,左手邊的溪流過去就屬於龍岡的範圍了。瑩安幼稚園在溪流的旁邊,現在他們已經把過溪的小路堵住了。幾年前在獅子林那邊開了一條通往龍岡的道路,路旁住戶抗議道路開通會引來過多的車輛,其實怕過多的車流量會讓住戶無法隨意路邊停車。
而伯公廟週遭的環境也被當地地主破壞,埤塘面積被人為垃圾蠶食鯨吞,稻田被土填平,上面擺放廢棄車輛,地主想藉此手段變更農地為建地吧!伯公廟後方的廢紙回收廠,擴張面積把稻田變作水泥地,用來堆放資源回收。他們荷包滿滿卻成為破壞環境者,短視近利的土地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