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力霸和攤販

九十三年無名小站利用教育資源網路刊登商業廣告,九十四、九十五年無名小站在商業化遷出之後利用交通大學資工系密碼理論實驗室郵寄廣告信、攻擊競爭對手的網站。九十四年六月廿三號,無名小站早已進行商業化,號稱已經遷出交通大學。但眾多網友依舊收到無名小站邀請網友加入會員的廣告信。九十五年十月廿六日,根據自由時報袁世忠記者的報導,商業網站PIXNET受到兩臺來自於交大的機器攻擊,吳緯凱承認是他所為,且他只是「幫助友站測試而已。九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雅虎砸下七億收購無名,讓白金會員喪失優先認股權。
今年一月八日,立法委員湯火聖召開記者會指控無名小站利用學術網路營利。湯火聖說,若從無名開始有相簿及部落格開始計算,九十三年到九十四年三月,如果無名不使用學術網路,獨立架設網站,每月頻寬費用要二百一十萬元,十五個月至少需要有三億一千五百萬元,但公器私用的結果,無名一毛錢都不必花。
認識的朋友裡頭,有些人在用無名小站的服務,主要是用網路相簿的功能。要抵制無名小站大概會有困難存在,無名結合相簿、留言版和網誌的功能,版型多樣可供選擇,認識的人可以互相加入好友名單,對於技術需求不高的使用者來說很方便,會呼籲抵制的人大多是網誌用量較高的,比較會追求技術面的,自然會不滿無名的時常故障和限制。
我是沒有使用無名,因此沒有碰上令我不滿的情況,無名的風風雨雨也不關我的事,也沒有資格「呼籲」認識的人放棄使用無名,因為有些人只是把無名當做網路相簿使用而已,如果覺得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不用呼籲自然會找其它地方另起爐灶,況且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把朋友都拉來用同一個系統可能也不是件好事。比較需要批判的是公器私用和喪失優先認股權的問題。教育部要怎麼調查,以及相關的後續動作都令人好奇。優先認股權的喪失怎麼都沒有白金會員發動控告無名負責人違反契約?好險我沒有作那愚蠢的發財夢。
力霸集團發生財務危機,王又曾債留臺灣;前進大陸。中華商銀的存款民眾大量提領存款,政府提供資金挹注保障存款戶權益,力霸集團的股票成為賠錢的壁紙。存保基金保障存款人的金錢這立意良好,可是政府保住有問題的銀行,讓全體納稅人共同買單就不對了,發生金融危機總是讓納稅人的荷包大失血,而經濟罪犯不是逃往中國大陸逍遙法外,就是判刑確定後也是不痛不癢的,讓受害人恨的牙癢癢的。無能政府和人權團體總有一天要被群眾砸石頭。
為了保住銀行而叫存款戶不要提領,這站不住腳,政府官員算哪根蔥可以叫存款戶不提領?存款保障最多也只支付一百萬而已,讓靠退休金過活的人怎麼放的下心?官員永遠都是不受波及的局外人,辭職下臺仍舊生活的無憂無慮。投資力霸股票的散戶應該會血本無歸吧,砸下大把鈔票想要發財,卻讓股票大戶、董事和公司負責人口袋滿滿,還要不時擔心股票突然慘跌或下市,這就是俗語講的人為財死嗎?散戶賺取的是蠅頭小利;金字塔頂端卻是獲利無數,還是乖乖存錢、腳踏實地,妥善規劃財務使用方為上策。
日前新聞報導桃園縣持續進行路暢專案,中壢市的攤商不滿政府單位執行會妨害他們農曆年的營收,竟然認為鋪設在騎樓外的鐵板是方便行人行走的設置。擁擠的騎樓和路肩都佔滿攤商,行人要如何行走?機車也要被迫閃避路邊攤和行人。而且設在騎樓的攤商是佔用公共空間,也沒有經營許可證照吧,以及房東收取的租金應該都有逃漏稅的情節在內。公共利益在攤商和房東眼裡,似乎成為妨礙他們賺錢的一種討厭的觀念和訴求,政府如果礙於少數的人利益,受害的就是大多數默不吭聲的民眾。
無名、力霸和攤商,這三者的共同點都是要獲利,並缺少基本的道德觀,而且是少數人獲取利益,大多數人成為其墊腳石,獲利的手段都讓人不敢恭維。他們公器私用的地方在於:無名是利用學術網路取得低成本經營;力霸則是讓政府灑上大筆銀兩幫他們擦屁股;攤商則是佔用公共空間營利。共同的受害者是沉默的全體納稅人。還有一點是金字塔低層的參與者:無名原本的低層參與者是為了貪圖股份優先認購的美夢;力霸的則是買股票的做發財白日夢散戶和相關企業的消費者;購買攤商貨品的沒公德心、利己損人的消費者。他們是互補的關係,少了其中一方遊戲就玩不起來。
政府除了防範弊端和抓弊之外,也要向民眾宣導正確的觀念,以避免類似「慘劇」不斷發生。然而缺乏道德觀的社會,如何靠法治維持運作,這就考驗政府是否具有長遠的眼光了。
無名小站最近好像暴了很多問題,國外這也斷斷斷續續聽到。
回覆刪除我也曾開始無名小站的部落格,但還是覺得Blogspot比較自由,也比較符合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