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九十六年二月十四日日記



大學同學選在這天辦結婚喜宴,跟其他同學借畢業紀念冊的通訊錄,來個全班大轟炸,一個也不能少。有人會認為喜帖寄給關係比較熟的同學比較好;也有些人認為喜事通知大家很好,算是告知其他同學,有沒有參加就不是那麼重要。那位同學在即時通訊問我要不要寄喜帖給我,我就回答當然要寄,沒收到喜帖是不可能去喝喜酒的。第一次有人選在非常接近過年的日子辦桌,是算準那時候大家會比較有空?學生是有空,上班族就要看有沒有排休假了。

另一位大學同學是在高雄辦桌,也是有跟我講,要我去高雄喝喜酒,不過我推託掉,主因是不想跑到高雄和包紅包,我承認不喜歡用錢經營人際關係;另一種批評就是小氣、吝嗇。但是,這種事情本來就應該要你情我願的付出才對,淪落到不甘願的心態包紅包、吃喜酒,那就不是一件好事。我也不打算將來辦喜事來個全面轟炸、焦土政策,因此我敢選擇性參加同學的結婚喜宴。(不好意思我在找藉口)

二月十四日那天會不想去的原因還有,一般的辦桌菜色我都不喜歡吃,像是雞睪丸,生魚片、大龍蝦、螃蟹之類的海鮮。而且辦桌的菜色通常都大同小異,沒什麼新鮮感。電視上美食節目播的佳餚,從來沒在辦桌的菜色上出現過,是辦桌的師傅嫌食材準備困難,還是與原本的食材供應商的關係很好,所以就不打算改變菜色?如果辦桌的菜色有一半都是不喜歡吃的,那就最好是不要參加,免得有紅包包太多的抱怨。我比較適合吃家常菜色啦。

後來決定要去是把喝喜酒當成是同學會的另一種模式,當天去的同學約有廿人,等於兩桌。有幾個同學快三年沒見面了,跟其他同學打個照面也是有益人際關係的維繫。說老實話,其他一半沒出現的同學,在將來要碰面或是攀關係的機會都趨近於無,也可以說是不同掛很難有合作的機會吧。

當天下午快四點的時候,騎著輕型機車到同學家,他會開車所以就搭順風車到臺北縣的五股。沒想到另一位同學從臺北搭火車到中壢,到中壢就快五點廿分,上中山高速公路就碰上下班的車潮,從桃園塞到林口。下五股交流道後,那位遲到的同學憑著印象報路,結果報錯兩條路。原本六點半開始的喜酒,車上三人到七點半過後才入席。

結婚喜宴辦在某個活動中心,外面路旁都是路邊攤販,熱鬧的夜市街景,這就苦了來吃喜酒的駕駛,找個車位要來回巡視路邊有無臨時空出來位置。還有同學的汽車被擦撞到,吃這一頓喜酒的代價可真大。但是不能怪說是因為喝喜酒才發生車禍糾紛,而是要怪開車粗心大意的駕駛。一位同學搭計程車來,結果不知道地點,讓計程車司機嘮叨不已,乘客和駕駛快要互相開罵,感覺像是一齣鬧劇,大家都不帶喜帖出門嗎?

另一個好笑的事情是,有同學不去喝喜酒,特別跟要結婚的同學報備,說要寫論文沒時間參加(他沒包紅包),大家也心知肚明真正的原因是什麼。通常告知無法參加都會託人帶紅包,不包紅包也不會跟對方講不去的原因,正確的作法是裝死不知道有這件事。




留言

  1. 呵呵!吃喜酒的菜都是那样了...不过还好了,我都比较喜欢吃!因为平时基本没得吃...照片里面有你吗?哪个是你啊?

    回覆刪除
  2. http://blog.sina.com.cn/m/iyco_pledge


    謝謝你來我那...以後我會常來的.你是不是那位我們在MSN上聯繫的?
    不好意思哈.我都忘記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