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固定拜拜的五間廟宇



春節正月初一第一間先拜的神,是我家附近的伯公廟(土地公),週遭環境慘不忍睹,就沒拍下來。拜完後就出發前往大溪鎮的蓮座山觀音寺。
鄉人習稱觀音亭,現爲三級古蹟,建寺以來雖歷經多次整修,但仍維持著二百餘年前的風貌與規模,成爲珍貴的文化資産。蓮座山獨峙於大漢溪中,其形勢猶如蓮花出水,因而得名。清嘉慶三年,奉祀觀世音菩薩和十八羅漢金尊,名為觀音寺,又名「觀音亭」。
蓮座山觀音寺的建築受限於地形因素,不能作縱向發展,故為一座五門單殿式的廟宇,屋頂的形式為三川脊,正殿的前方有拜亭,此乃觀音寺建築上的最大特色,其屋頂採重簷歇山,內有八卦藻井。
本寺的右側10餘公尺林蔭處設有敬聖亭(惜字亭),該亭亦為重要的古建造物,名為「奎星樓」,建於民國廿五年。內奉文曲星君,是由紅磚砌成的三段式亭子。引用網址
蓮座山觀音寺的交通越來越便利,不過遇到重大節日仍然會大塞車。自然環境被便利的道路破壞殆盡,誰也不會想搭公車來拜拜,寺廟成了一座矗立在廣大沙漠裡的綠洲。






建安宮:本宮主祀開漳聖王,眾信士發起清嘉慶十六年九月十六日興建一小庵寺。由大陸信士郭姓渡台中壢,隨帶金身,分香奉祀,廟住吳信公主持。光緒年間,游阿斗、何泰山、曾發、許萬等人發起創業建廟。曾興山公,義捐廟址於東勢樹宮。香火鼎盛,神靈顯赫,德澤普沾,成為信仰中心。引用網址

三崇宮:本宮奉祀三官大帝,緣自大陸福建、漳州府先民渡台隨即恭迎三界爺香爐早晚奉祀,前清乾隆三十年間卜居安平鎮北勢庄,幸蒙三界公神靈顯赫,信徒日增,遂成本境居民之信仰中心,是時尚無金身廟宇,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為祈福日,農曆八月十三日為主之祭典日期(平安戲)。臨時搭三界壇為祭典場所,並擲茭為據抉擇翌年爐主,輪流供奉。由爐主恭迎三官大帝錫爐返家中奉祀,相沿成習。於民國六十九年農曆十月十六日奠基工興建,次年農曆十月廿二日內殿竣工,榮稷登龕大典。奉指令取名為三崇宮,奉祀三官大帝並經信士迎駕五谷神農先帝、玄天上帝、關聖帝君、三王公、哪吒太子、註生娘娘、至聖先師、福德正神供仰神祇。引用網址三崇宮照片引用處

仁海宮(新街廟):緬溯清道光年間,此地居民,以客籍為主,村落藪聚,醵資動土興建,奉祀觀世音菩薩,邇後奉盈(天上聖母)為鎮殿主神,香火綿延鼎盛,迄今將屆二百星霜。本宮歷史悠久,宮貌古色古香,極具文化藝術之古物,香火也日愈昇聖,迨至民國八十一年,又漸覺廟堂不敷逐增香客恭參,經眾善信建言,決議將後花園地增建殿堂,以增供奉神明,經於民國八十二年,動土開工,歷時兩年多,於民國八十六年六月廿六日終告完竣。引用網址引用的照片是舊的,現在的新街廟雖然建築體積龐大,卻少了些古色古香的廟宇建築韻味,一切都是以人的實用為最高指導原則。

留言

  1. 现在部分人不讲究卫生,缺少公共道德...BS那些人!
    我奶奶信的是基督教!而且还是传教士!呵呵!所以我跟着我奶奶信基督教了!
    以后弄个西式婚礼,哈哈!

    回覆刪除
  2. 人都是理性的,通常會選擇最便利的方式做事,所以需要政府的公權力介入。

    在教堂結婚好像就不會辦桌了。 :P

    回覆刪除
  3. 我老公也超愛拜拜的說
    12月回台灣時 全家一起去拜拜
    他說拜拜很有趣 可以了解當地的文化
    看著他 拿著香 晃上晃下
    都很怕他搓到自己的眼睛

    回覆刪除
  4. 我老公也很愛拜拜說
    上次回台灣全家一起去拜拜
    看著我老公 拿著香 晃上晃下的
    都很怕他搓到自己的眼睛
    他說 拜拜很有趣 可以了解當地的文化
    他也最愛超金紙了

    回覆刪除
  5. 其實我家就是佛道的神佛都拜,不過拜的比較多好像是道教的神。

    回覆刪除
  6. 我也選在年初一去住家附的廟宇乞求未來的一年平安.順利~有拜有保庇~呵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