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書城一遊
星期日下午和同學跑去臺中港逛忠僕號,我是看到報紙報導才想去看看這艘「海上書城」的廬山真面目。從東海別墅出發,騎在柏油路面品質不佳的中棲路,騎到臺中港區後,看到很長一串人龍,排隊踏上船花了快兩個小時。原本以為裝數十萬本書籍、三百多人的船體積會很龐大,到現場親臨,真正的船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
報紙說是十元的清潔費,不如說是門票,可以統計有多少人次上船,票價超過卅元我大概不會跑來湊熱鬧了。船上一些艙門都會貼上中英文標示的請勿進入的標語,上船的目的是看書,不是探人隱私喔!書籍的數量看上去沒有數十萬冊的樣子,外文書籍佔大宗,但是會買的遊客不多;而大部分的中文書在書店就可以買到,算是一個失敗點。船上的都有貼貨幣的換算告示,一百單位等於新臺幣八十元。我買一個馬克杯,同學則買馬克杯和忠僕號的紙船模型。
漫長的排隊等待時間,場內小孩到處流竄,家長應該要盡到管教的責任。忠僕號的工作人員會表演「短劇」轉移排隊的無聊,另一邊則有樂團表演,演唱基督宗教歌曲。還好不是酷熱的夏季才來臺灣,不然一個多小時大概會有很多人中暑吧。參觀忠僕號不能夠帶寵物喔。
第一次登上郵輪感覺沒什麼特別,看它的整體外觀不覺得有九十三歲的高齡,整修後還滿老當益壯的。海上書城就算船齡年輕,仍舊會被淘汰吧,因為要買的書,網路書店大都可以買到。雖然目的是文化交流,實際上是在傳播基督宗教,軟性的文化侵略方式。假如沒有經濟壓力,參加義工行列倒是滿值得的。
模型紙船花了將近七個小時才組裝完成,它的困難度很適合拿來刁難小孩唷。因為組裝的過程很繁瑣,紙張的黏著性不是很好,增加組合模型的困難。
藏書超過六千種、五十萬本,中文書也有四百多種,還有一整區的兒童讀物。「忠僕號」是德國一個非營利慈善機構「好書共享」協會所擁有,興建於民國三年,今年已經高齡九十三歲,是金氏紀錄中,最老、卻還在航行的郵輪。
執行主任彭書睿表示,這是忠僕號第五度抵達臺中港,七年前停靠時,曾創下單日二萬四千人參訪紀錄,目前世界各城市仍無人能及。此次船上有五十幾個國家的三百多位志工,擔負國際文化交充流的使命。在船上買書,各國貨幣都可以換算使用。
闊別七年之後,忠僕號再度造訪臺灣,四月二十號再到北臺灣的基隆港。預計民國九十九年退休的忠僕號,可能是除役前最後一次造訪臺灣。周日、周一是下午二點至晚上十點,周二至周六是上午十點至晚上十點,每人收取門票十元,十六歲以下孩童免費。
我还没做过轮船...真想试下自己会不会晕船...
回覆刪除海上书城听起来蛮有意思的!可惜书太普通了...
對啊,對於沒搭過輪船的人來說很新鮮。一直看著有波紋的海面會頭暈喔。
回覆刪除你好啊
回覆刪除謝謝你到我的Blog
這船4/20以後會到基隆耶
到時我也上去看看^^
可以照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