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網路匿名攻擊的加害者還是受害者?

反匿名攻訐/Anti-Anonymous Troll反匿名攻訐/Anti-Anonymous Troll反匿名攻訐/Anti-Anonymous Troll反匿名攻訐/Anti-Anonymous Troll
是恰巧逛到這個網誌發現反匿名攻訐的網路串聯活動,會發動這個串聯是發起人在網路上被匿名攻擊,他也發現到其他人有遭遇類似的情形,所以發起這項串聯。很多活動都是有人遇到不幸、不愉快的事情,才激發出為社會貢獻一份心力的舉動,事情沒發生前以為天下太平。當然八年前的我是認為網路是「無害」的,直到遇到類似事情才驚覺,網路其實埋伏很多匿名的不定時炸彈。

校園電子佈告欄是匿名攻擊的濫觴,假如和網友一言不合吵起來,或是其它方面互相得罪,其中一方就會動員外系的狼狽,以及啟動養了很久的分身帳號發動匿名攻擊,被攻擊的人是一頭霧水、啞巴吃黃蓮,不知道敵人的真實身分。攻擊的主要目的在於散播私人資訊,促使你噤若寒蟬不再發言,可說是最有效、最節省成本的攻擊方法。犯罪成本幾乎都只是停權了事,真正訴諸法律途徑可說是少之又少,只能私底下自力救濟追查藏鏡人是誰。

個人的新聞臺、網誌遭受匿名攻擊的情形,我的「感覺」沒有校園電子佈告欄那麼嚴重。我之前玩的新聞臺,有一段時間沒管理,突然發現有一則匿名的無禮留言,便立刻刪除。匿名的攻擊留言讓管理者恨得牙癢癢;卻「保護」留言者的個人隱私。指責匿名攻擊者懦弱無濟於事,因為這是系統給出的自由選擇,最「積極」的作法就是要經常管理網頁,或是關閉留言功能。

網路匿名攻擊是個人修養問題,攻擊者似乎忘記「入境隨俗」的基本認知,憑仗匿名留言的方便性,挑戰網頁管理者的度量。可能有人會說網誌作者也有責任,或許是文章寫的太偏激、做人失敗,所以招來不速之客登門挑釁。雖然有些人樂於扮演藏鏡人這個腳色,但是只要文章內容不違法、不破壞基本道德觀,都沒有藉口可以在別人地盤上撒野。閱讀者要養成的是馬上換臺的反射行為,而不是對方配合你寫些無關痛癢的網誌文章。

我之前網誌的留言設定是經管理者同意後才發布,這樣是能過濾不順眼的留言,卻造成某種程度不方便,後來放下心中的擔子更改留言設定。到目前為止只碰到一則不禮貌的留言,對方是有留部落格網址,但是卻不知是何許人也,倒是廣告留言比較常出現。雖然有法律途徑可供救濟,但是法律懲罰所給予的犯罪成本,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而且大眾都還有息事寧人比較有效率的想法,導致匿名攻擊始終源源不絕。
甲、我們為我們說過的話(打過的字)負責,同時保留權利來限制我們部落格上那些不遵守基本文明標準的迴響內容。
乙、我們不會在網路上說那些我們無法面對面說出口的東西。
丙、如果情勢漸趨緊張,我們會在公開回應之前先私下聯絡。
丁、當我們相信有人正不公平地攻擊他人,我們會採取行動。
戊、我們不容許匿名迴響。
己、我們不理會戳樂。
庚、我們鼓勵部落格服務提供者確切落實他們的服務聲明。

刑法第三百一十條:意圖散布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散布文字、圖畫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對於所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但涉於私德而與公共利益無關者,不在此限。

留言

  1. 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我也討厭匿名, 不管攻擊或善意言論.

    回覆刪除
  2. 我还没遇到过,即没有攻击过,也没有受害过。

    回覆刪除
  3. 我也没有遇到过,有空去我那走走,可以的话可以加链接

    回覆刪除
  4. Hello Mr. Shen. You really have a lot of traffic here. A professional blogger you are. Your site has a great look and appeal!
    Talk to you later - your friend in America, Speedcat Hollydale

    回覆刪除
  5. 玩過bbs的就能感同身受發起此串聯的用意了~"~...

    回覆刪除
  6. 對啊,校園電子佈告欄的幕後黑手非常多,有時候連管理者都無法讓人相信。敬而遠之比較好。

    回覆刪除
  7. Beautiful photos?http://henryleongblog.blogspot.com/

    回覆刪除
  8.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看法,把它們寫出來貼在網路上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很正當的。

    可是就是會有一些人想要強勢的變更作者的想法,匿名攻擊的有,甚至連熟悉的訪客也會這樣直接再blog回應上攻擊blogger,從來不會想說回到自己網誌上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好。

    台灣的民主還不夠成熟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