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口憲兵學校二
憲兵的抽菸幹部比率很高,非義務役的幹部常在學兵視線所及處抽菸,軍人到軍醫院就醫的開銷由國庫支付,如果抽菸導致疾病產生,健保支出將由全民買單。在憲兵學校走動會看到制服底下偷藏游泳圈,或是身懷六甲的志願役男性幹部,大概是辦公室的椅子坐太久了吧?反而是最基層的學兵身材比較像樣。
還未進入憲兵學校受訓前,謠傳每天早晚要跑三千公尺,實際上跑步的距離只比新訓多個幾百公尺,運動的天數有比較多啦,都是非常合理的範圍。三千公尺新訓沒驗收(報考志願役的人就要跑),憲校就要測驗,而且都有練習拉單槓,做國軍體操(新訓沒教,因為太「忙」了)終於有像在當兵的感覺了。出公差做些雜七雜八的差事,不如做體能的練習還比較充實。
脫離器材班的苦命生活,在憲校感覺時間的運用很充裕,上大號的時間就不用延後到就寢時間,完全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先苦後樂接受訓練讓人明顯感受差異,會不會比較惜福?這應該是因人而異囉。分隊長不會像新訓的班長動不動就喊:「快一點、快一點」,可能原因是憲校的分隊長數量不足,一個分隊長要管兩個班,又要做上面吩咐的事情,自然不太有時間管學兵,連每天的內務評比都省略了。
憲校的餐廳整修到十一月份,整個憲訓期間都在教室用餐,飯菜要到另一個餐廳用推車送到教室。在教室用餐就不用和其它中隊(連),或是連上的各班一起行動,食飽飯就直接拿碗盤到一樓外面的水龍頭清洗。在等待打飯班把幹部的飯菜裝好,把各桌的飯、湯擺放完畢之前,其他人就要在教室外面的集合場唱兩首軍歌,以及拉單槓,然後讓各班依序排隊裝菜。
光是湯、粥就和新訓的湯、粥差很多,憲校的湯和粥料比較實在,新訓的粥飯少得像湯,湯就只是水多了點味道而已。不過憲校的肉就比新訓難吃。在教室座位食飯規矩沒有在餐廳用餐那麼多,可以走動裝湯和飯,或是請人傳給你,少了肅殺的氣氛,不用像在新訓擔心食物會被吃光,用餐時間多了一倍就不須狼吞虎嚥。午餐後的休息時間沒有硬性規定要躺在床上休息,偶而就發生在寢室聊天的人吵到在午休的人的這種脫序情況,這表示人是需要被強制管理?
憲訓的生活有點乏味,讓人印象深刻或是值回票價的教學貧乏,擒拿、莒拳(跆拳道)、奪刀、奪槍和齊眉棍的運用教學,只有短短數小時,跟當初抱著期待有滿大的落差,也無法真的在遇到緊急情況派上用場,驗收只是意思意思而已,憲訓時間縮短一半,訓練也減少一半,可是役期縮短是政策趨勢,哪怕你訓練不紮實照樣能夠下部隊。真想要精進擒拿、莒拳、奪刀、奪槍和齊眉棍,就必須私下找時間練習。
請拋開對於憲兵的刻板印象,憲兵只是執行軍法的工具(駐地在機場的憲兵不用抓逃兵,只要單純站哨就行),尤其現在的訓練不紮實,千萬別以為「不願意」憲兵多厲害,只是表面功夫做的不錯如此而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