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稅終於要隨油徵收了!

法院打算將交通工具的燃料費改為隨油徵收,交通部竟然反對這項改變,反對理由是稅收會減少,或是駕駛人為了省錢導致地下油行更加猖獗,也會影響到公共運輸的補貼。這種把收入非金字塔頂端的民眾當凱子對待的情形,在隨自來水費徵收垃圾處理費可以看到。我不免懷疑那些政府官員的腦袋瓜是否正常?而民眾只能消極地漫長等待立法委員做出立法改革。

燃料稅隨油徵收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原則,而且很環保。目前的稅制是不公平的齊頭式平等,汽油用多用少都繳同樣的稅額,根本是在懲罰汽油用量少的駕駛人。能源消耗量高的人因為目前的制度而得利,因為負擔是大家共同分擔。自來水費附加的垃圾處理費也是一樣,呈現出荒謬的情形,垃圾量很少的家庭因為愚蠢的收費方式被迫花冤枉錢;垃圾量高的家庭繳交的垃圾處理費用和垃圾量不成正比。很多人知道這不合理,卻選擇容忍,因為這「無傷大雅」?

既然政府官員考量到制度變革會導致稅收減少,是否就要提升行政效率,努力減少政府機構的財務支出,像是裁汰冗員、不假借考察之名行玩樂之實;或是想辦法開拓稅金來源,而非把稅收減少的問題要民眾承擔,國庫不該花錢養不會體貼民眾荷包的公務員。害怕地下油行猖獗是否表示公權力執行效率低落、怠惰?尸位素餐想要天下太平,臺灣的公務員心態真是有趣極了。

公共運輸的補貼,這可以牽涉到國有、私有的問題,雖然民營化可以帶來競爭,避免私人公司寡占、壟斷,對消費者有利。政府要補貼公共運輸業者,還不如讓政府獨占,也不會因為偏遠路線的因素要裁撤班次,更能減少路上空車的頻率,司機不會因為私人企業要壓低營運成本被迫搏命駕駛。運輸補貼的政策又不是憲法不能隨便修改,政府可以依據客運業者繳交的用油量發票,退還所繳交的燃料稅。

重型機車愛好者比汽車駕駛人要有影響力,短短幾年就迫使政府逐步開放道路路權,是汽車駕駛人數太多所以每個人都在等誰出頭?自來水費的垃圾處理費,民眾直到民進黨政府要調漲費用,眾人才發出不滿的怒吼,怒吼表達後,卻沒有更進一步要求垃圾費隨袋徵收,民眾不積極表達更公平合理的意見,使公務員養成苟且怠惰的心態,最後吃虧的還是民眾自己。

這世上真的沒有絕對公平,而這不公平是政府所造成,民眾麻木幾十年,十二年前看到水費帳單曾問爸媽為何要繳垃圾處理費,他們的回答很順民,或許充滿基層民眾的無奈。基層民眾只能任由公權力剝削,似乎沒有人覺得這和民主相衝突,民主社會、國家應該是要順從民意,而非凌駕民意。立法機構應該要幫民眾看緊荷包,制定更符合國民利益的法案,避免行政機構濫權,然而中華民國的立法院好像功能不彰很久了,這是臺灣社會、民眾的不幸。

留言

  1. 燃料稅隨油徵收已經說了十數年了,
    這種選舉期間再拿出來談的老話題,
    老實說不太相信會通過.

    回覆刪除
  2. 還真是政治口水,到現在仍然是老樣子。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