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與臺灣的新聞媒體半斤八兩
![]() |
左半邊為原版照片,右半邊則係對岸報紙修改版本。照片來源網路 |
有時觀看民視新聞臺,觀察到民視新聞會自動將受訪民眾提到的大陸兩字,在字幕上竄改為中國二字;而奧運期間的電視轉播,民視也將中華隊改稱為臺灣隊,這些舉措似乎是為了型塑一邊一國、去中國化的政治理念。電視臺基於自身的政治意識形態、偏好而竄改受訪民眾的言詞,看似罪行輕微,卻也產生違反新聞專業倫理的疑慮!
新聞應該是要如實報導事件真相,而不能囿於自身的政治偏好、意識型態自我墮落到修改新聞內容,否則自稱新聞報導客觀公正、立場中立,有哪位閱聽民眾會相信這種自打嘴巴的說詞呢?又有何資格自稱是第四權、以及堅持新聞自由。另一竄改新聞內容的知名案例是自由時報,自由時報就明顯遭受其他競爭同業的撻伐。
自由時報分別在民國九十四年十月十八日、九十六年十二月十七日,以及九十八年十一月卅日「修改」新聞報導的照片,遭其它新聞媒體發現披露,並提出證據證明自由時報違反新聞專業的作為,相關領域學者也提出批判。自由時報刊登對岸新聞媒體竄改照片的新聞,不知是否回憶起自家報紙兩次更改照片的新聞事件?
另外,九十六年五月上旬,自由時報利用新聞版面批鬥著名女子歌唱團體,讓「中國話」這首歌染上政治鬥爭的濃濃色彩,心裡暗忖自由時報怎麼成為打壓異己的工具?把中國共產黨那套批鬥、鬥臭非我族類的手段拿來對付自己島內同胞?在號稱民主自由的臺灣都能發生這麼匪夷所思之事,此類抹黑、攻擊異己的手段,如發生在對岸、我國的戒嚴時期,配合黨國的思想、政策,不是更加如魚得水?
民視新聞、自由時報並非像對岸新聞媒體受到中共箝制新聞自由,有的還是中共的黨報,必須配合中共的政黨意識型態而違反新聞專業,歪曲新聞事實,所以實在想不透為何身處充分言論自由的民主臺灣,還會有新聞媒體發生違反新聞專業的不當行為。
而受到新聞媒體刻意渲染,部分民眾強力攻擊的旺中併購案,自由時報修改新聞照片、民視新聞更改受訪民眾的言詞,卻未受到關心新聞自由的民眾「同等對待」,呈現的落差極為巨大,無人發起街頭運動,抗議這二家新聞媒體的不專業,也無人鼓吹拒看民視新聞、拒買自由時報的活動,或許較多民眾擔心中共惡勢力滲透臺灣的新聞媒體,而不害怕媒體潛移默化釋放出臺獨理念,這就是所謂「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典範?
因為刻板印象而懼怕旺中併購可能帶來的親中新聞壟斷洗腦,這是民眾理所當然的反應,而民眾是否也該擔心在過往有數次違反新聞專業前科的媒體,在未來重作馮婦默默滲透經過加油添醋的新聞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