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綱多本是經濟剝削

很慶幸沒有經歷一綱多本的教科書自由開放時期,國立編譯館的課本讓家長不用支出過多的書費,學生也不用廣泛涉獵其它品牌的課本,真的只要熟讀手邊的版本就行,參考書視個人需要添購,不須跟課本掛鉤搭配購買。一綱一本的學生、家長比一綱多本的學生和家長幸福、輕鬆多了。

一綱多本可以讓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指教學方式多元化?還是指教科書多元化?或是一綱多本可以提供的學習資訊多元化?假如是教學方式多樣化,一綱一本也是可以達成的啊,老師的教學方式怎麼會受限於工具書?課本提供的基本資訊是固定不變的,老師要呈現出來的效果就能夠看出這個他的教學表達的創意了。而教科書多樣化是能夠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版本的課本,但是意義在哪?原來課本的美編可以這麼多樣化啊?還是原來日本人占領臺灣是要拯救臺灣人?

應付聯考的所學到的東西都是資訊、資料,並非知識,強調一綱多本可以讓教育多元化說服力不強,反而讓神經脆弱的家長加買其它版本的課本,然而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真的能乖乖遵守教育部宣導的:讀一本就能應付聯考的烏托邦教條,這無形中就剝削低層階級學生的教育競爭條件,一綱一本至少能夠讓經濟狀況不同的家庭,處在相同的競爭條件。

一綱多本無法跳脫填鴨式的教育傳統,學生學習到的是資料而非知識,除非考試方式改成申論題,讓學生長篇大論融合理論,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做老師應該會受不了吧!資料的傳遞需要不同版本內容卻相似的教科書?支持一綱多本的老師是在算計什麼?居然抗議一綱一本會剝奪他們的教材選擇權!到底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是主體啊?

老師根本就不用負擔昂貴的教科書費用,負擔的是可憐的家長;老師只要熟讀他的專業科目就行,學生卻要消化五、六種科目,每學年還要適應不同出版社的教科書,更要擔心聯考考題會在沒讀過的版本出現。老師在爭取教材選擇權時,有考慮過學生、家長的實際需求嗎?而老師既然是最會分辨哪個科目版本的書最適合學生,為什麼教同一科的老師喜好的版本會不相同?這代表老師的水準、素質參差不齊嗎?還是每個版本各有優缺點?

而教育部主張看一種版本就能應付大考的宣導,則和一綱多本的政策抵觸,既然只要看一本就好,那為何要有不同版本?考試不全是出課本內容,那一綱一本也是可以做到的啊!想要讓學生融會貫通所學,就應該要求老師自行編定教科書嘛,每個老師的教法和觀念都不相同,由老師各自製作教科書,不是更能達到教育多元化的理想願景嗎?而且一綱不只多本,更能夠一綱數萬本唷!

一綱一本到一綱多本的決策有詢問過家長、學生的意見?倒是比較像書商遊說政策決策者,開放教科書市場好獲取龐大的商業利益,教改團體似乎視而不見一綱多本產生的負面影響,也享受到出版教科書的經濟利益。人本基金會的教育理念是走向貴族菁英的,其森林小學的學雜費一般家庭根本無法負擔,寒、暑假的活動營也是五千元起跳的,因此人本教育基金會所代表背後的聲音會是哪個階級?而他們又真的專業?

為什麼義務教育會搞的如此烏煙瘴氣?現在的資訊獲取極為容易,就算是一綱一本又怎樣?

留言

  1. 嗯,沒錯,我也很慶幸沒有經歷過那個時期。
    說一句實話,就算是一綱多本,每個學生也僅僅只讀"一本"。

    回覆刪除
  2. 一綱一本會怎樣? 會教出思想齊一的孩子 會讓台灣回到思想箝制的老路 會斷送教育思想多元化的脆弱希望 兩年後這批孩子升國三準備升學時就要乖乖把"標準教科書"通通背起來.... 我不知為何受過僵化的教育的你們也不願孩子们享受比較開放多元的教育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一綱一本也不會怎樣,以前還不是有好幾個諾貝爾獎得主不也是讀你所謂一綱一本,就是你說的僵化的教育,那現在變成多本了有比以前更好嗎?

      刪除
  3. 假多元開放之名,行書商賺大錢之實

    學生為考試讀那麼多版本,有什麼用處

    回覆刪除
    回覆
    1. 民主政治下,利益團體影響政府決策的最佳負面範例。

      刪除

張貼留言